小虾米资讯
AD1台中市:炳公老师与我—兼述台中早期建社弘法的经过
2024-10-09 17:20:09 / 我要吐槽一、初识因缘远在民国卅八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台中宝觉寺为首次莅中的慈航老法师举行的欢迎大会上,我与炳公老师第一次见面于此。那时我在省立台中图书馆任职总务部主任,他老听我说曾皈依灵岩印祖,特别亲切地握著我手竟称我师兄。原来他也是印祖座下的皈依弟子,他的法号是‘德明’,我是‘宗善’。德字辈在先,宗字辈在后,我应该称他师兄才对。由于叨在同门的因缘,我俩的关系,虽为初识,便往前进了一步。
慈航法师是我卅七年来台后,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日在中坜圆光寺皈依的第三位师父。因为他的台中之行,而促成我与佛教文化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宝觉寺有一位上海来的大同法师,带来一份‘觉群’月刊在台复刊,但不久大同法师离台赴港舍戒还俗去了,觉群就此停刊。由于慈老的来中,与宝觉寺住持林锦东(宗心)居士谈起,深感觉刊仍有继续出版的必要,就商于我,希望我在公余担负起觉群的编务,虽然我对编辑工作一无所知,可以说完全是外行,但在慈老的鼓励下,就勉强答应下来了。
为了编刊需要多方开拓稿源,除了慈老已面允不断供稿外,我不得不到处拜访佛教大德,寻觅稿源,自然这位初识的炳老师兄也是对象之一。终于他老也答应每期为觉群辟一‘佛学问答’专栏,为读者释佛学上的疑难。有这两位一缁一素的大德撑腰,我也就无所畏惧的干起来了。我因此将觉群的旨趣宣布为‘宏扬净土法门,建设人间佛教。’盖前者因我曾皈依印祖,后者则我亦崇拜太虚大师。不意,因此遭到大醒等法师的异议,他们认为‘觉群’是太虚大师手创的刊物,不应擅自变更宗旨。同时,觉群的出版执照并不在台,于是我就决定重新申请登记,将原本是觉悟群生的‘群’字,改为‘生’字,于是‘觉生’在民国三十八年六月试刊一期,七月卅一日创刊。并正式聘请炳公为社长,又要求他写了一篇创刊辞,他老人家在创刊辞中说:
‘记者这支秃笔的业识,是离开了以前的‘觉群’躯壳,而投入了这次的‘觉生’的躯壳。因缘牵联,呱呱坠地;孤法不生,材必有用,不问环境如何,是要勇往直前来干一番,但这业识流转,当然带来前生的种子,前生是弘扬净土法门,建设人间佛教;前生如是种因,今生或者如是结果,在愿力效率上讲,是有可能性。’
‘不过这业识经一次头出头没,就会增加上一层习气。所以我们又标出了“化导人心,除妄崇真,辅翊政府,兴国保民。”等口号,其实这仍是建设人间佛教的步骤,更为即世间求菩提故,与净土法门同时提倡,以使始有所由,终有所归。....”
二、法华寺初讲‘心经’炳公老师是卅八年二月来台的,他在台湾的弘法生涯——第一次讲演佛法是在农历四月初一,地点是台中居仁路法华寺。四月初八浴佛节又作第二次讲演,同年五月初二法华寺就改为净土道场,并开讲‘般若心经’每周三次,至六月廿二日圆满,当时周宣德居士亦为听众之一。同时他老又在法华寺内设施诊处,因为他是一位持有执照的国医师,亲自为病者解除身苦,免费诊病。据法华寺刘智雄住持的记录,他老于一年间处方一千四百多张,贫病者兼施药物,本省籍的中医师赖栋梁居士作为他的助手。
卅八年农历六月初九日,师又在台中忠孝路灵山寺成立净土道场,最初讲‘普门品’,继讲‘阿弥陀经’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至卅九年复讲‘无量寿经’及‘观无量寿经’,直至四十年八月十六日圆满,又演‘往生论’,至此净土三经一论并一章,俱已演毕。卅九年农历二月,炳公老师为灵山寺首次佛七中每天开示念佛法要,精辟扼要,督促行人,精进念佛,趋向一心不乱。
三、一部弥陀经接引了鸾堂主人记得在卅八年间,有一天傍晚,炳公老师忽然来到我服务的图书馆宿舍,要我随他去听经,他把我带到南台中的有明巷,一所平房的两间小屋里,原来这里是供奉恩主公——以神道设教的赞化鸾堂。他老应堂主林梦丁之邀来此开讲阿弥陀经。除了我以外,尚有朱炎煌、廖一辛、简国垣、许炎墩、周慧德、池慧霖、邓明香等,大多是法华寺的听众,但也有是该堂的鸾生,如我内人邓明香就是鸾生之一。那时我们还未相识,每晚听经回家,我大多与老师及简国垣等同行,那时老师好像就住在自由路新生报后面,一银简经理也住在自由路,都在图书馆附近,讲经圆满的那一次,邓明香一路上跟著,请教老师许多问题,其中有‘什么是一心不乱?’
从此老师就特别注意这女孩,想不到后来她来图书馆就读于国语文补习班,才认识了我,她就是现在我的内人。起初我对李老师到这样的神坛去讲经,颇感费解,但当他一部经讲圆满时,堂主即辞去鸾堂的职位,参加净土道场,皈依了三宝,我内人当然也是其中之一。至此,我才明白老师到此讲经的用意,后来创办台中莲社的重要人员中,就有很多是从外道转变皈依佛教的。正如当年佛陀的弟子中,不是也有很多是外道吗?
老师在法华寺除设施诊处外,还设有图书组,创印‘歧路指归’、‘光明画集’、‘无量寿经’、‘学佛浅说’、‘劝人专修念佛法门’、‘龙舒净土文’、编印‘当生成就之佛法’,还著阿弥陀经的‘义蕴’和‘摘注附表解’等。后来又成立了放生组,每月放生两次,无论财、法、无畏布施,可谓具足矣。在卅九年前老师讲经说法的地方,只限于法华与灵山两寺,在卅九年六月起,他老就开始至丰原慈济宫、台中宝善寺,丰原龙意堂、二份埔慈善堂、彰化昙华堂、鹿港龙山寺等各处讲经说法。到处广结法缘,莲风大扇。
四、台湾佛教第一个莲社成立至卅九年农历二月初七日成立台中佛教莲社,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暂借法华寺为临时社址,老师当选了第一届莲社社长。同年大除夕,我与邓明香小姐在台中慎斋堂举行台湾有史以来第一次佛化婚礼,恭请炳公老师为我俩福证。四十年五月十六日随老师远征屏东,应东山寺邀前往作为期一周之弘法,宣讲‘弥陀经’,并成立念佛团。莲风因此吹向南部。
四十年七月台中莲社已先购得南区绿堤巷廿九号沿著绿川的一幢日式平房,开始迁入正式办公,并在几叠榻榻米上作为各念佛班集会的场所,屋后一片空地,准备建一大殿兼作讲堂,把后门改为前门而沿绿川的前门改为后门。但后来重建时,不知谁的主意又把后门恢复为前门,前门却又改为后门,门牌却在后门。
台中宝善寺老住持达善师住世时,对于弘法的工作颇不遗余力,当四十年八月请老师每周末一次,举办佛学通俗讲座,专为训练佛学讲演的人才而设,正式学员五十人,旁听的不下百余人。那时我们都报名参加,后来住持去世,该寺法务后继无人就此停止。
五、自编教材组宏法团十月间老师又在莲社成立台中监狱弘法团和女子弘法团,老师自编教材,并亲自讲习一遍,下一周即由弘法团学生至监狱宣讲,分外省籍与本省籍应机施教,免得浪费时间在译话上,效果颇著。女子弘法团则多在台中市区街头巷尾,假莲友家中或骑楼下,举行通俗佛法讲演会,他们集合附近的邻居友好作为听众,收效颇广。
- 上一篇: 雪僧在台中初期因缘
- 下一篇:如果全中国每个省份新增一个副省会城市,会是哪个城市?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