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手机换屏 / 正文

手机换屏:《图书馆狩猎》by占千(已完结,推理悬疑)

2021-02-27 07:30:51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文案】一家老旧的图书馆一本厚厚的哲学书一张熟悉的明信片快来快来......你将成为我的下一个猎物—————————————————因为楼主很喜欢素熙那本一分钟教你人肉搜索,然后萌生了这个脑洞,主人公最初的人设里有部分室友的木讷(老陈:我装的)推理+强制爱,攻受不明,全文伏笔,结尾有转折 本来是想写类似日式推理的风格,可惜后期画风逐渐跑偏,回归我一贯的神经病精分狂躁症患者口吻。嘛,这次我尽力细腻了~全文三万多字,一天两更,五天内贴完,可以放心收藏入坑~

第一章 鹧鸪与图书馆

我常去在武昌南路上的那家社区图书馆,几乎每周末都要去一次。图书馆不大,人却很多,我每次呆不久,找到需要的资料就会离去。那天,我想找的书似乎被借走了,仔细在书架上搜寻了几遍后,我抽出放在最底部的《西方近现代哲学经典》,随便翻了翻,一张明信片从泛黄的书页里掉了出来。"你好,陌生人。"开头的几个字匆匆略过我眼前。我蹲下身把它捡起来,背上的脊椎因为长时间弯腰找书而发出抗议。明信片上的字体轻快有力,我想这个人应该练过一阵子的行书。"你好,陌生人。"我在脑海里念过这行字,幻想对方是一个长发,温婉内向,喜欢书籍和罗曼蒂克的女生。或者是一个戴着眼镜,有点小文艺的男生。常有人喜欢做这种事,把陌生人看成可遇不可求的知心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借助一本书,轻易的向未知世界袒露自己的另一面。而做为陌生人,比如我,却总是要被动接受向自己一股脑掷来的信息,即便心中不以为意,也不打算有所回应,即便时间匆忙,本打算找到书就立刻离去。可人在一刹那的好奇心往往能战胜理智。那是一张很平常的风景明信片,没有贴邮票,也没有多余的设计。我翻过来,明信片背面写道。

"我在2020年1月25日遇到了鹧鸪如同燃烧的漆黑的炭泛着沉默的火星鹧鸪话很少,不像我:)最近天气不好一直没有出门所以今晚是我们的第一次约会我特地换上了新买的球鞋祝我好运2020.6.6"

明信片右边风景画的地方还用钢笔画了一只鸟,活灵活现,应该是鹧鸪的样子。一个陷入爱情的年轻小子,总是恨不得想把自己的恋人分享给整个世界。我在心里飞快地下了评价。只是这个日期有些奇怪......从1月份相遇,到6月才第一次约会,即使是初生情窦有些羞涩,战线未免也有点长了吧。哦,是疫情的原因,我拍了拍脑袋。1月25号,他们相识的日子正赶上新冠爆发,当时合昌市也出现了病例,很多小区都禁止随意外出,公共场所关闭,这家图书馆也是到了四月才恢复开馆,到现在半年多过去了,进馆依然要检查体温和健康码。这对新晋恋人恐怕是经历了五个月的网恋才终于面基,难怪有如此激动的心情。我扬了扬嘴角,把明信片放回去,又绕了一圈,最终还是没找到我要的书,只好走了。我毕业两年,为了拿硕士文凭,又在工作之余考了本地一所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因为我修的不是全日制,平常工作也并不轻松,只有导师亲自叫人了我才会去学校一次,学校里的图书馆我是没有时间去的,只能在这座离家更近的社区图书馆查阅。现在我的论文到了瓶颈期,只能去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拼拼凑凑,修修改改。我从每周末去一次改成了几乎每天,只要不加班我都要赶在闭馆前去一次。有时快速走过最后那排放着《西方近现代哲学经典》的书架,我都会在脑海里飞快闪过一个模糊的影子,一个有着轻快笑容,穿着干净球鞋的年轻男孩。那是我初见时在脑海里形成的印象。我知道人总是会下意识地美化想象,或许现实完全相反。但经过这么多天,它非但没有淡去,反而越来越清晰,像是我的老朋友一般。那本哲学书一直堆在角落无人问津,恐怕除了我,没有第二个人再发现这个男生这一场小小的情事。不知为何,这件事竟有一种只属于我们之间的秘密的暧昧关系。当我察觉到自己的在意时,我的脚步已经停了下来,手指也在厚厚的书脊摩挲。这种书没什么人看的,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选这样一本书。我再一次抽出那本哲学经典,翻到那张明信片,不由得睁大了眼睛。明信片我确认过一直都在,只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是一张新的明信片——跟之前见过的明信片一模一样,但内容却是新写的。

"你好,陌生人。"字体依旧轻快有力,在撇的末尾轻轻上勾,这应该是他落笔的习惯。"鹧鸪已经接受了我的癖好和怪脾气他的适应能力出乎我的意料最近天气时冷时热,真是无奈我们改在了南山进行第二次约会这里景色优美,鲜有人工开发的痕迹鹧鸪会喜欢这里的:)2020.9.12"

我拿出手机,没错,今天是9月13日。也就是说就在昨天,也许还不到二十四个小时,这个一直存在我大脑里的陌生人,打破了时空的墙壁,出现在这里。就在此时此刻我站的位置,他把这张新写好的明信片塞进了书页。明信片的右边依旧画了一只鹧鸪,我查过图片,不得不说,他画的很像,连鹧鸪身上斑斑点点的羽毛都一一勾勒了出来。他一定很爱这个叫鹧鸪的女孩。不,不对。我又仔细读了那段话。"他的适应能力出乎我的意料。"这里的他指代的无疑是鹧鸪。作者是个女生啊,原来如此,是我因为球鞋之类的第一印象先入为主了。脑海中的影像再度重构,重新拼凑成一个身材高挑,性情开朗的女生形象。她喜欢穿球鞋,能说会道,自信大方,敢于追逐自己的爱情,但又拥有丰富、内敛,不好与外界明说的内心世界。还有什么呢,对了,她还善使笔墨,无论是字体,美工,还是文笔,都很出彩。我抬起头来,用眼神反复扫荡着图书馆里的读者。

这个图书馆很老旧了,来这里看书的要么是附近居住的老人,要么是为了考试周末来复习的学生,青春活力的身影隐藏在厚厚的眼镜和沉重的书包下面。这些陌生的面孔里面,会不会有她?她看到我已经发现了明信片了吗?我拿出手机,拍下了那张明信片,又轻轻把它夹进书里。我不想让她发现我看到了她的文字。既然她把这里当成日记一般的存在,就让她放心写下去吧,我只是一个可以不存在的陌生人,是一个毫不在意,面目模糊的游客。我后来想到,当时的我也许是觉察到了某种危险,那是触不及防被突然拖入了别人的世界,在别人的隐私边缘扒着门缝往里偷窥的禁、忌。本能的战栗和不安。所以我下意识地在我们之间建立起了一座屏障,将我们本可能互相交织的世界分隔开,将这种关系转化为线上和线下的单线关系。从此我在暗,她在明。她无从知晓我一丝一毫,而我却能逐渐深入他的思想,恋爱,她的内心世界。还有比这更有意思的游戏吗?

第二章 老陈与图书馆

"我发现你比以前更勤奋了。"老陈对我说。"何以见得?""你每天都去图书馆吧。""确实是这样,但你怎么知道的?"我跟老陈关系一般,但也一起吃过几次饭。他不喜欢或者不擅长交际,我们相处的时候也都是我找话题,他习惯处于被动,不敷衍,但也绝称不上热情。说实话,突然对我的事感兴趣起来这还是第一次。"我跟你说过吗?"我清楚记得自己没有向任何人提到过我最近爱上的这个游戏。但老陈总是有别的方法知道他想知道的事。老陈一脸讶异地说,"是你公开的啊。"他在说什么呢,真是个怪人。“我怎么可能公开我天天去图书馆,是谁在那里碰到我了吗?”我的音调不可控制的变高了,这意味着我有些不耐烦,但老陈没有丝毫察觉。“你的微信步数是公开的啊。”老陈说,"你的生活很规律。如果不去图书馆的话,周一至周五正常乘地铁上下班,步数会固定在5000到6500之间。而如果去图书馆找资料的话,你总习惯在图书馆走来走去,从不坐下看书,所以步数会有一个2000左右的增幅。"我心里隐隐泛起一股怒气,但随后又卸掉了,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

老陈是跟我一起读在职的同学,之前因为疫情学校停课了几个月,我们在开学后才又恢复联系。他也在这个城市工作,听说是给本地的某家杂志社供稿,看上去比我轻闲多了,因为他整天几乎都泡在学校。总之,对他生气跟对着一堵墙生气没什么区别。"你竟然研究我的微信步数。""我没有研究,这是你自己公开的。每个人都能看到。""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会记住我每天走多少步,还以此推出我的行程。"我加快了语速,妄想让老陈觉察出我的不快。可惜没有用。"记住一个东西是不可控的行为,就像路过某个咖啡店的窗前,再次路过就能知道这家店里有哪些人是第二次出现。其实很多人下意识的都记住了身边人或者陌生人的习惯,只是没有一个理由说出来而已,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属于没有任何价值的信息,久而久之也就忘了。"老陈的话立刻让我想起自己的偷窥行为。当我藏在水面下小心翼翼探索着别人的世界时,却不知道有其他人同样潜进了我生活的水面,甚至触及到了我的世界里。

在社交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人几乎都是透明的。生活中那些丝丝缕缕的小事,只要旁观者足够用心的收集起来,就能轻易地了解一个人。他的住址,职业,穿衣风格,经济状况,追过什么星,谈过几次恋爱,他玩的游戏,听的音乐,喜欢点的外卖,经常逛的网站,以及他说过的,没说过的,甚至自己都没去注意到的某些习惯。而这些信息的暴、露,只要你活着就不可避免。这一点虽构不成我的麻烦,却让我不太舒、服。我知道老陈没有其他的意思,他只是记性太好,或者说他的头脑随时随地都处于工作状态,忠于职守,从不疲倦。而交际经验的极度缺失,促使他在我面前说了出来,坦坦荡荡。这便是老陈朋友不多的原因。

"更何况我的通讯好友很少,记得住也不奇怪。"我理解的点了点头,并决定回去之后立刻关掉手机的计步功能。"你也知道武昌南路那家图书馆,离我家不远,我每天下班会赶在闭馆前去那里呆上几分钟。"老陈嗯了一声,等我继续说下去。我咽了口唾、沫,意识到我将要把这个属于我和她之间的秘密公之于众了。但当我一开口,就再也闭不上嘴巴,好像这些话早已经在我口、腔里发酵成熟,随时准备破土而出,只待一个像老陈这样的倾听对象。"一开始去是为了查资料,后来经常去,是因为......因为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哦?"老陈以一副专业侦探的口吻问道,一双眼睛在镜片后面闪闪发光。我没空奚落他的故作高深,只顾得把两张明信片的内容复述出来。我发现自己根本无需思考,几乎脱口而出,那是因为我这些天反复把明信片看过好几遍,早已经背的滚瓜烂熟了,想到这里我又感到了一丝窘迫。我们的生活都太单调了,偶尔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出的小石子,不可避免地就能成为生活的焦点。"那个女孩钢笔画画的不错,兴许是学美术的也不一定。"说到这里,我索性拿出手机,翻出拍的照片给老陈看。反正这个人只会比我更无聊,如果这种事说给别人听或许会被不以为意,但以我对老陈并不深入的了解,他对任何无意义的事都保持一种锲而不舍的热衷。

“你怎么看?”老陈思索了片刻,问我,"你怎么确定作者是女孩子?""这......"我确实愣住了。大部分情况下,用单人旁的他指代爱人的会是女孩子,但也仅仅是大部分情况。我忽略了另外的一部分人群,他们碍于某些原因,不能坦然公开自己的爱情,只好写在某本不起眼的书页里,让自己炽、热的爱意在隐秘处静静地绽放。"这么想倒是也说得通。""我认为男生的概率在九成以上。""这么自信,你怎么知道作者是同、性、恋?"我在等待他的解释,老陈郑重地清了清嗓子,这是他准备长篇大论的表现。"他很重视第一次约会,所以提到特地买了新的球鞋。如果是女生,她会仅仅提到新球鞋吗?即便她是个鞋控,也会想要在第一次约会打扮的亮眼一些,才能吸引对方注意吧。鞋子的位置太靠下了,一般男生是很难注意到的。而新裙子,成套内、衣,做头发,或者美甲,这才是女生的思路。在约会前只想到球鞋,无疑是男生的思路。"

"等等,成套内、衣?你从哪统计出来的?"我用不怀好意的眼光上下打量他。他只是微顿了顿,继续说道,"这并非统计,而是男性女性心理和视角的置换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让我更加确信作者是男生。""是什么?"不知不觉我已经接受了老陈的观点,这让我有些兴奋,迫切的想挖出这个作者更多的信息来填饱我的偷、窥、y、望。"你没发现,两次约会都是作者主动的吗?地点和时间,都是作者提出的邀约,鹧鸪事前甚至并不知情。"的确。在第二张明信片上有这句话,"鹧鸪会喜欢这里的。"就代表了约会地点是作者定的。但是第一张明信片上似乎并不明显。我把第一张明信片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写在老陈的本子上,断行的位置也保持一致,交给了他。"这里。"老陈用手指着那句:"最近天气不好一直没有出门,所以今晚是我们的第一次约会。""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没有出门的是作者,我们暂时叫他路人甲吧,那么是小甲在出门后联系了鹧鸪,才进行了第一次约会。末尾写上祝我好运,也意味着这两人的关系是小甲在追求鹧鸪,而鹧鸪是被动的一方。"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