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三星手机 / 正文

三星手机:三台折叠屏用户认真聊聊matex2(长文)

2021-02-23 19:40:4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如题,两台fold2和1台fold1,中间和同事交换用过matexs,作为最早一批的折叠换屏用户,云聊一下matex2 为啥买了两台fold2。。因为买了第一台以后,当天又发现一台串号后6位是我生日的fold2,就直接拿下了,第一台fold2就放在公司当小平板了,也是用这台备用fold2和同事的备matexs交换使用了一段时间回到正题1.内折的方向一定是正确的,我用了matexs两个月左右,最大的槽点就是要反着“掰开”一台手机,因为主力机是fold2,用起来对比就很强烈,内折就像打开一本书一样自然,动作流畅,复合我们的惯用动作,另外内折可以更好的保护屏幕,我1代fold首发已经1年多了,一直裸奔,硬着陆家里的大理石地板不下五六次,边框磕了几个槽,但是内屏显示完美。外折在真正出现钢性更高的柔性玻璃之前,都不是很好的选择,微博上大量爆出来的matex墨水屏就是最好的说明2.外屏,余嘴巴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内外两块屏是累赘,然而还是妥协了,m2这块外屏比f2的更大,更宽,上手用起来应该会更舒服一些,而且90hz更顺畅,我平时在f2的外屏使用场景主要是电话,和微信,f2的外屏宽度使得单手九宫格飞速,解放了左手,有点回到当年小屏机的时候,从外屏比例能看出华为和三星的两个不同设计倾向,三星外屏窄,展开后的屏幕比例差不多做到4*3,播放视频的时候上下留黑区域更少,f2更侧重内屏。而m2外屏宽,尺寸更大,更接近一台正常小尺寸手机的使用场景,但是展开后屏幕比例1:1,这个比例的屏幕说实话有点微妙,看视频的时候,上下留黑比较大,这也是我换用m1时的使用感受。所以外屏比例直接决定机器的形体和内屏比例,是个取舍问题,目前没法两全,m1和m2在这方面的产品思路相同,我会更倾向于f2,因为更大的价值体现在内屏,内屏用的舒服对我来说更重要3.关于内屏,刚才比例的问题已经说过了,说下折痕,m2采用和摩托罗拉一样的水滴设计,减轻折痕,matexs的一堆不规则隆起变成两条浅痕,比f2浅,目前还没办法突破物理极限,终归还是会有折痕,f2是在屏幕中间一条深一点的折痕,m2在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有两道浅痕,看你能接受哪个了,作为折叠屏用户,f1和2,包括m1的折痕,我都能接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注意到折痕,感知不强。F2的内屏采用UTG玻璃,屏幕底层全贴合金属板,像三明治一样把柔性屏夹在中间,屏幕的硬度还是比较高的,也增加了屏幕的平整性。除非你用尖锐物体硬戳,目前f2用了半年没有指甲痕,f1因为没有utg玻璃,有四到五个印子。M2没上UTG这个操作着实没看明白,制裁的原因吗?f2是120hz,流畅丝滑,m2的90也不会差。4、使用场景,我觉得还是看自己是否有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并不清楚自己是否会有折叠屏的使用场景。我在投行工作,看文件比较多,这是我最大的使用场景,以前在途中会计师发了份材料,我会掏电脑,或者掏平板出来,现在直接用f2展开看,方便了很多。偶尔看剧,刷新闻,展开大屏浏览信息还是比常规手机来的舒服不少,至少目前折叠屏已经改变了我使用手机的习惯,今年打算换fold3,至少短期不会再回到常规手机了。5、软件适配,目前用下来没有遇到软件适配的问题,在这里要强调一下,适配和为其单独开发版本还是有区别的,适配情况下不要有排版错误或者比使用常规手机浏览时更糟糕的体验就可以,目前三方应用最大的感觉就是字变大了,图变大了,显示内容变大了,部分三方应用显示内容也增加了,仅此而已。针对折叠屏单独开发的三方应用以后应该会越来越多吧,就我来说,f和m在使用下来,都不存在三方软件适配的问题。6、研发,0到1始终比1到100难的多,m2的大方向和产品形态逻辑和fold系列是一样的,屏幕折痕处理也采用了摩托刀锋的水滴设计,把前两者做结合后再优化。m1的外折也是在柔宇2018年的flex1代基础上做优化而来,以上都是在原有大方向和原有方案基础上的迭代优化,我更想看到华为自己对折叠屏的思考和其自主研发实现从0到1的突破,每年那么高的研发经费投入,不应该只做原有方案的迭代和优化产品。这一点上,oppo的卷轴是真正我们自己实现从0到1突破的全新折叠屏形态,虽然那个外屏的保护性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是这种研发和创新精神必须要点一个大大的赞,未来那个卷轴能落地,我一定支持一台。7、市场,这是目前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华为本身并不生产屏幕,京东方的折叠屏良品率由不高,产能又低,m1两代加起来10到20万的订单,m2乐观估计20-40万之间的备货量。反过来看三星,DSCC(全球显示领域权威数据统计机构)做的2020年折叠屏市场分析报告,2020年全球折叠屏合计出货310万,其中三星占据88%市场份额,第二名摩托罗拉,第三名是华为,华为的备货量,自己关起门来卖一卖也就可以了。走出去的事情,以后再谈也不迟。罗里吧嗦写了一大堆,我自己对m2的态度就是,这是在f2和摩托刀锋基础上的迭代品,去糟粕留精华,减小了折痕,做平做薄,外屏更大,摄影系统更强悍。虽然有些地方不如fold2,比如内屏更高的刷新率,边框也比fold2宽,没有utg玻璃导致的不平滑的屏幕表面,以及那个左右不对称的设计,看人吧,有人能接受,有人接受不了,我是不行的。。。我不会买,总感觉少点什么,可能是因为和手里的fold2像把,也可能是觉得作为华为这样的企业没有做出属于自己的0到1让人遗憾把。也没有真的让人能wow出来的设计和功能(oppo那个我很wow),期待oppo那个最终能落地吧。也期待华为的研发团队未来能给我们阐释他们自己对折叠屏真正的理解吧。

太长不看,不过写这么多,挺用心的。不管你捧拿个踩那个都点赞,

先去了解一下TCL发布的卷轴原形概念机是啥时候发布的,再来说oppo是不是从0到1

fold2莫氏硬度不是才2?

wow awesome

问题友商用的都是别人实践过可行的方案,发布会还要踩三星一脚,无语=_=

依稀还记得当年内折叠跟外折叠的对战,那时我记得是华为粉占优势,现在再看

楼主的几个view都写出来了,虽然有点乱但是表达的确实是客观的。我也打算买个折叠手机玩,就看今年的Fold3了,如果带Spen的话就不用考虑Note21了。

海狗只会说这是菊花自研折叠

三星以展开为主,华为则想二者兼顾,且在软件做了更进一步的探索,比如那个看视频的,简直太棒了

这个说话方式,你是不是王自如啊?

省流版:不要买华为,建议买三星。

看了半天没看明白你说了啥重点或者两家的创新点。 我倒是觉得两家虽然都在做折叠屏但是产品思路完全不同,fold就像是一个便携的平板,放弃了常规的小屏使用。华为想做一个能兼顾手机和平板的设备。 最后买单不买单,说实话这个价格就注定这玩意不会进入大众视线,只能做为未来移动设备的一种探索

谁给你说moto和华为设计一样的呀,因为三星做不好华为和moto做得好就是一样的吗。moto是伸缩的不是水滴设计,所以无法贴膜。华为的水滴设计是可以贴膜的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