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华蓥:全面分析,泸州这次地震破了华蓥山断裂带的记录
2025-09-22 10:36:03 / 我要吐槽另外,不得不说,两年前珙县那次,余震上百次,频繁持续了快半年,泸县这次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什么频繁的余震,也是两次不同之处。说明还真不是同一条地震带产生的
还有就是,公元后这几千年,四川所有地震,好像都没有对市区主城造成实质影响,所有震中其实都在离中心城区至少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县上。当年最大的汶川地震也是这样,其实对成都市区没有实质影响,更不提其他川内城市。由此可见,古人在选中心城区的地理位置方面真有独到之处。
这条断裂带确实没啥大地震。
没啥大地震,前晚上送你一个6.0,地震5.0以上就具有破坏性了。而且这片区域不只是有这一条断裂带,实际有很多小的断裂带,这些小断裂带只能说发生大地震概率低,并不是说一定不会发生大地震
到处都是地震带就连老川B也是
这个构造不活跃
这种公元前的地震记录是怎么研究出来的
龙泉山断裂带(中江…金堂…仁寿…乐山一线)关注度很低,很多人都以为不会地震。实际上,2020年就有过金堂地震。科研认为,龙泉山断裂带孕育地震震级观点不一致,有的认为大地震条件不足,有的认为最高可达6.5级
来上班呀重庆渝北区 小时工的白班30-32一小时,包吃包住,工期4个月可以长期做,至少做45天,了解一下嘛
继续补充:今年以来泸县先后发生了7月23日4.1级地震,8月24日3.1级地震,9月15日3.0级地震。这很明显是主震前的前震,而且震中与本次主震几乎重合。尤其是在16日凌晨4点33分的6级主震前8个小时,15日晚上20点32分,泸县就刚刚发生了3级地震。6级的地震,是该区域有史以来破纪录的第一次。但华蓥山断裂带仍不具备发生7级或者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断裂带不是带来地震的根本原因,地震的根本原因是板块移动带来的相互碰撞挤压,慢慢地发生形变。当能量蓄积到某一时刻,在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集中释放能量,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决定地震的成因在于地质板块的运动,通过蓄积几百年甚至近千年能量,释放一次强震活动。这都是有规律(复现周期)可循的。而如果板块运动的能量与挤压比较少,它就不会形成大震。四川省境内主要活动的地震断裂带有鲜水河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则木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岷江断裂带等多条活动比较剧烈的断裂带。印度洋板块往亚欧板块俯冲,致使青藏高原往东侧挤压与四川盆地的扬子地块碰撞,是导致四川尤其是川康地区多发地震的根本原因。华蓥山断裂带与华蓥山虽然不会带来大震,但华蓥山断裂带还是带来了地表上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以华蓥山为中心的川东平行岭谷。在卫星照片上很容易会发现,四川盆地东南侧,也就是重庆一带,有长达几百公里的条带状山岭。这一片地貌的地理全称是“川东平行岭谷”,是世界特征最显著的褶皱山地带,也是地壳水平运动带来的奇观。这是地层受水平挤压变形,褶皱直接在地表的反应,呈平行条带状。其中华蓥山脉的最高峰高登山海拔达1704米,为四川盆地内最高峰。总的来说,华蓥山断裂带发生历史罕见的6级地震,已经充分释放了能量,余震不会超过5级。实际上,近400年来,华蓥山断裂带的5级历史地震一共也就4起。从四川全省地震周期来看,四川地震活动在时间进程上具有活跃—平静—再活跃的周期性规律。上世纪70年代处于地震活跃期,省内发生过1973年炉霍7.6级、1976年松平两次7.2级以及1976年盐源6.7级等地震,之后四川区域7级以上地震平静32年;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地震活动再次处于相对频繁和强烈的时期,又相继发生2013年芦山7.0级、2014年康定6.3级以及2017年九寨沟7.0级等地震。四川东南部地震活动与全省地震强震活动基本同步,自汶川地震以来,四川东南部区域发生多次4~5级地震。做好一定的防御,同时不必惊慌,才是应对地震的应有之道。
我是自贡的按着趋势估计川南未来发生大地震的机率蛮大的
少扯犊子,达州地质结构稳得一壁
地震其实每天都在发生,只是有感和无感而已,地震也不全是坏事,我们的许多矿藏,其实都是由地质活动带来的,比如铁这种矿藏,如果真的没有地震和火山爆发,铁就会全部沉积到地心,还那里去开采铁矿呢?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人类奋斗的结果,努力建设更好的房子,才是防止地震的最好措施。我看过泸县震灾的图片,泸县表现得真的不错,但仍然有一些民众对建筑安全缺乏重视,应该让所有人都知道,建筑质量无小事,即使是砌一道临时砖墙,也要考虑是否对公共安全造成影响。
达州应该是四川离各种震中最远的地区了
- 上一篇: 为啥感觉华蓥对高兴站基本不上心的样子
- 下一篇:来自王吧一群伙伴,结庐扒保山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