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雅安:要有正视信控学院存在严重问题的勇气
2025-09-13 07:25:57 / 我要吐槽王顺利老师这么优秀的人才都走了,有点可惜
信控学院领导都去注重创新实践班学生培养去了,不搞科研,搞教学。
发展成熟的关亲至上高校学术环境!
细说
信控学院几项?
年龄大的校友可能对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不陌生,因为2000年时学院就叫这个名字,简称信控学院。后来改成信息工程学院,现在又改回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当年信控学院是西科大第一大学院,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借助西科大成立的热度,收了一波高分考生。可惜没有培养出什么科研学术方面杰出人才,也许如九州所说信控学院的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的水平,培养目标是工程师不是科学家,是立院之时受到吴坚的影响比较大的结果。吴坚的格局和意识是村支书的水平,唯一擅长的是争权夺利。
一回首,二十年。信控学院的专业在过去二十年一直是热门专业,当下依然是热门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专业是全校2025年录取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信控学院一直在享受时代红利,但是十分可惜的是没发展起来。其中一个原因是历任学院院长能力和水平一直比较差。从吴斌,林茂松,到张华。没有一个是称职的。吴斌,林茂松是过去时,多说无益。张华是信控学院老人,当年搞机器人出道,按道理说对信控学院的积弊和内情是比较熟悉,多年的副院长岗位历练。但是上位院长后没有展现出应有的水平,依然延续前任院长的碌碌无为,学院发展依然不温不火。
张华上位院长后,提拔的三个副院长也是一言难尽,再加上校二代的书记,信控学院搞成一个纯西科大土著血统管理层。从公平、廉洁、高效的角度讲,要极力避免这种近亲繁殖,危害是容易出现一个残疾的学院。
大家都懂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一个学院的管理层全部是土著教师,会形成类似土壤板结的效应,失去培养人才的养分。学院管理层全部是土著会天然的照顾土著教师利益,抑制外部人才的发展空间。外部引进人才是发展的生力军,一个没有生力军的学院自然也无法正常生长,更不要提快速发展。
曾经,学校计划重点发展材料学院和信控学院,形成材料和信息两大学科高峰,带动其他学科群发展。在这一发展思路的影响下,学校资源向材料学院和信控学院倾斜。现在看来,这两个学院都不争气,都没有展现出大院担当,发展结果令人十分失望。
有人说那批高分学生中没有培养出高学术人才,这里只把本人教过并且有联系的电子专业学生随便说几个。在学术界。电子科技大学马上教授博导(其团队突破性解决了北斗实验卫星天地通话技术难题,研发的6GHz转换率数字频率合成器芯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在宽带信号处理领域实现实时侦测目标信号的技术突破,去年七一华西都市报有长篇报道),中科院光电所赵汝进研究员博导(主持北斗三号卫星国产化星敏感器项目,其成果应用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作为嫦娥四号地形地貌相机定标及图像技术负责人,成功拍摄月球背面首张全景环拍彩色图像 。2023年5月,赵汝进被授予第四届四川"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东南大学的张信歌博士后(去年留校,去年获全国雷达未来之星第一名。读博期间,率先开发出基于可编程超表面的新型的可见光到微波混合通信系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电子学》(IF=27.5)、《先进材料》(IF=27.38)等期刊上发表11篇SCI论文(含3篇共一,一篇论文被遴选为ESI高被引),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曾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宝钢优秀学生奖”、“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重庆大学廖祥博导(早期在重大就率先发过顶刊,2025年8月21日,陆军军医大学张宽和重庆大学廖祥共同通讯在Cell Reports在线发表题为“Astrocytes in the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 are required for spatial explor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光纤光度法和专门针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基因编码钙指示剂,表明空间探索会激活内侧内嗅皮质第二层(MECII)的星形胶质细胞。这些由空间探索引发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动整合了视觉输入。与空间探索相关的 MECII 星形胶质细胞中的钙瞬变促进了空间探索行为和 MECII 神经元功能。)。在产业界,有VIVO的王小军总师,航天10院航天控制的潘积文副所长、航天5院504所的李杰型号总师等。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