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台北市:春泛若耶溪——记大舅綦治源与黄埔军校
2025-09-11 07:40:57 / 我要吐槽AD2
文 | 学刚外祖父母膝下有五儿二女,我娘是姊妹里的老小。姊妹里我只见过三舅,大姨、四舅,舅舅这辈人走元字。大舅生于1906年属马,原名綦智元,部队登记綦治源。听我娘讲大舅从小聪慧过人,在私塾里名列前茅。1905年,清朝已经废除了科举制度,但是各地的教育,仍然延续着私塾的传统教育。有一年大舅跟外祖母回娘家蔡庄,听说蔡庄也有私塾,就随表兄弟到私塾观看,私塾先生想顺便了解一下郝村镇的私塾状况,大舅对答如流,于是先生出题想考一考大舅的学识,就在老式的黑板上出题,大舅略加思索,马上写出答题,先生一道一道出题,大舅一道一道的解答,迅速并准确,一会儿黑板上就写满了板书,先生不住的点头称赞,与蔡家人说;“你们这个表亲,功课优异,比你等高出一截,日后定会前途无量。”近代中国,西学东渐。大舅私塾毕业后到交河中学,继续求学。我娘回忆说:“大哥从村里去中学上学,都是祖父牵着毛驴送,祖父最疼爱这个长孙,让长孙骑在毛驴上,他一路步行,叮嘱在外的注意事项。”,交河中学坐落在县城以东的绘彩于村,与郝村镇相距三十里。又说:“大哥离开家乡之后,无时不刻都在想念家人,常写家书抒发思乡怀土之情,每次来信,都是形容自己独在异乡倍思亲,就像漂泊在外小燕子,盼望着早日归巢,见到亲人……”。读过书的人,都有抱负,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有所不同。知识改变命运,一九三五年,大舅来到天津,在审查新闻的部门工作,大概在天津工作了一年有余,离开天津,去了成都,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成都本校十四期,毕业后留校任十六期教官,第三总队第一大队少尉区队附。这个时期,正是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大舅想建功立业,抗击入侵之敌,报效祖国。大概在1940年离开成都,到部队领兵带队,现在能查询到的信息,綦治源1942年10月20日任陆军步兵少尉,但是具体的部队番号查不到。1946年10月28日被授予抗战胜利奖章,这年大舅到了不惑之年。1947年5月13日一一5月16日爆发了孟良崮战役。大舅参加了这场战役,不幸被俘,被俘之后,开始每天偷偷地囤积口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逃跑做准备,等到时机成熟,白天潜伏进农田里,一动不动,夜深人静时出发,打时间差,向着济南方向一路急行,千辛万苦,逃出生天。到达济南,找到王耀武将军,休息了几天,被王耀武将军派到青岛军需库,担任站长。到了山东地界,离家乡近了。稳定下来,立即修书,寄回家乡,七月间,家里收到了大舅来信。麦熟之后,大约在七月下旬或者八月初,老舅到青岛,看望兄长,这是大舅一九三五年,离开家乡之后,看到的第一个亲人。一九四八年过完年,开春的一天,本家的侄子綦连仲,在青岛跟着大舅当兵,这天他执勤,从远处走来的通讯兵喊他:“连仲,你看看谁来了?”,他扭头望去,几个人已到近前,忙说:“奶奶来了,苔姐来了。”,一边搀扶着花甲之年的外祖母和苔姐往里走,通讯兵已先头走到会议室,他看见通讯兵与大舅耳语,但是听不清楚,大舅马上宣布散会,散会的声音,侄子听清楚了,大舅急忙向外走迎接,外祖母他们正要进大门,母子,父女,在门前相见,大舅跪下说道:"娘啊,想死儿了,十多年没见了。“一语未了,潸然泪下,泣不成声,开会的官兵也随着大舅一起跪下了。(这是在现场的綦连仲,后来和族里人口述的纪实。)外祖母和苔姐与大舅在青岛生活了一年,尽享天伦之乐,这是三代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大舅从1935年离开家乡,就一直没有回过家乡。1949年离开大陆,就再也没有回过大陆。改革开放,两岸交流增多。原籍的表哥,听到有从台湾回来探亲的老乡,就过去打听大舅的情况。一九八五年,听到南孟庄村回来一个人,表哥登门拜访,得知的情况是大舅的军衔是少将,如果想查,就去台北市联勤司令部,一查便知,老乡还给写下了綦治源,台北市联勤司令部的字条。一九八六年,郝村镇的刘永廷先生从台湾回到家乡,晚上,津生表哥去看望刘先生,说起大舅,表哥告诉刘先生,查询大舅的住址可以去台北市联勤司令部。刘先生回到台湾之后,转天查询到地址,开车去了大舅家中看望,几十年没见面,大舅想了想,还是认出了同村的刘先生,并且叫出了他的乳名,当场给三舅写了书信,并附照片,委托他再回大陆的时候,转交给三舅。三舅看到大舅的近照,百感交集,顿生前往台湾看望大舅的思兄之念。八十年代之后,三舅经常来天津与四舅和我娘姊妹相聚。三舅去台湾看望大舅的愿望,一直没有成行,徒留遗憾。1990年的深秋,从青岛传来了大舅在台北去世的消息,噩耗传来,亲戚们沉浸在悲痛之中。
- 上一篇: 世界兄贵趣闻
- 下一篇:2024年全国各区县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区县突破100万元,文后附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