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泉州 / 正文

泉州:论安徽内斗的原因

2025-08-15 12:31:08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最近发现吧里合肥和其他地级市之间的口水仗越来越多,甚至已经到歇斯底里的程度。有说合肥说其他安徽人白玩了,有说合肥人随地大小便了,苏超联赛更是有一帮人跪舔江苏城市。然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黄梅戏之争,合肥也被指点不出来说话了。本来是想在吧里关注一下安徽的时事动态,讨论一下安徽各地风土人情。现在都有种想删账号的想法了。先说结论:安徽大多数人的认知和发达差距还很大很大。再说原因:1.历史上,安徽确实是南北硬柔起来的省份,这点和江苏一样,本身没有代表的统一方言,也没有相同的饮食文化。民间更是有南蛮北侉之说。这也是古代南北对峙时期形成的对对方不信任的烙印。2.地理上,新中国成立后,划分了几个大区,西南西北中心成都和西安,中部地区武汉。东部地区南京。南部广州,北边沈阳。大家可以打开地图看下,成都和西安分别是西南西北唯一一块平原,天然的人口向心力,物流中转站和大区防卫中心,同理武汉是江汉平原,北上广不必说,中国的三个角大区。再看看我们安徽有什么,淮河长江分裂,南北要冲地,大平原,既没有防卫价值又没有统战价值。所以建国后就不在中央的重点建设名单了。在计划时期,安徽就是个边缘省份。这点省会放在任何城市都一样。改革开放后,沿海有港口优势,上海又是长江出海口,深圳不仅有港口更有香港的资金辐射,沿海地区可以接收外资完成原始积累。而我们安徽不沿海。可以说安徽既没有战略价值又没有经济价值的地方。3.省会的频繁变动,安徽的省会有安庆,芜湖,蚌埠,再到合肥。造成了很多城市的发展断裂,人民的财富积累断裂,资金的重复建设浪费,很多人说省会在安庆,芜湖,蚌埠会更好怎么怎么样。我想说的事,安徽省会放在任何一个城市都不会太突出。原因就像我上面说的,安徽是一个既没有战略价值又没有经济价值的地方。4.文化经济上,合肥确实做省会不久,没多少文化积淀,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拆迁爆发了一大批文化素养不高的农村土著(没有歧视农村人的意思),这让安徽其他地级市市民到省会后,观感和体验非常差。也让其他地级市人民产生了"凭jb资源都砸向省会,让省会土老帽成了暴发户,而我这个小城市生存越发的困难"的思想。我本人淮南人,要说被合肥吸血最严重的就数淮南和蚌埠,二十年前,淮南可以说安徽数一数二富的地方,现在的淮南成一个县城的既视感,我回家心头无比落寞。十年前,我跟吧里大多数人心态也一样,对合肥充满了愤恨,想着自己城市为啥没有吃到红利,还把企业搬走了。而合肥又没有提供足够多足够好的工作机会,看着合肥土老帽一个个身价几百万,吃香的喝辣的。旁边又有个多点开花的江浙,自然巴不得合肥把吃到的又吐出来。我相信这是安徽地级市人大多数的感受。5.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和分析。随着这些年阅历的成长和走的地方多了,我越来越觉得安徽合肥能发展起来确实不容易。首先强省会战略,这是中西部地区不得不走的一条路,苏州靠上海外溢辐射,宁波有舟山港,青岛有港口,更有德国当年留下的底子,泉州有泉州港,别人省份地级市都有一个发展经济的地理要素。请问安徽地级市有什么?唯一好点的就是芜湖的深水港。一个城市只有他的产业足够多,人才才能累积,并且你做产品的时效性会更高,成本会更低。人才累积更加的刺激三产和城市建设,又能够倒逼人才和产业累积。这是一个马太效应,合肥有好的大学,这十年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家进行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试想一下,你是老板把公司开在你的小城市,你会找到什么样的人才?你的供应链怎么样?假如你的采购周期在一两天,那你的企业离倒闭不远了。打字太多了,重要的说几句:一个城市发展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安徽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时期是个既没有战略价值又没有经济价值的洼地。省会定在哪里都不会太突出。合肥这些年能发展起来主要还是靠有几所好的大学和利用长三角的产业链进行产业升级,未来的城市角逐人才很关键,成都,西安,武汉都是大学多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中西部地区房价高的就是这三个和一个合肥。未来中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会越来越落寞,安徽未来差不多会和湖北四川成为中西部相对突出的省份。合肥的经济质量(注意不是体量)也会成为中西部最好的之一,另外芜湖会成为中西部三线城市的翘楚,有长江中上游唯一的深水港加长三角辐射的原因,再加上皖南认同感比较高,安徽也愿意打造芜湖保住皖南人口。安徽其他地级市的普通人民,不要自怜自叹,不要落井下石,更不要口伐笔诛的对省内同胞有恶意,努力的提高自己,或者教育下一代,迁到有发展的城市。记住一句话,人不要跟趋势作对。

不喜欢这吧里面天天吵架

吧里一些“合肥人”不代表线下的现实中的“合肥人”,安徽吧争吵与其说是地域冲突不如说是吧务管理不恰当。说句题外话,一旦某个地方被确立为广域市的主城区,或者某个省开始发展省会。那么主城区和省会很可能大概率就不完全属于当地人了。对于当地人的好处也基本上仅限于宅基地拆迁多赔点钱,既有房地产涨点价,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即便是以往的人际关系,可能对当地老居民来说正面积极加成也不大安徽省乃至全国的既有套路都是,放弃老城区,开发新城区和高新区。然后把学校医院都搬到高新区,老城区路也不修,商业也开始惨淡。高新区的房子基本上都卖给外地和本地精英……老城区居民很多是以前的老国企下岗职工,属于隐性的贫困阶层。老职工和工薪阶层,看各种新区暴发户不爽也正常。以上海、苏南为例,本地土著早晚还是面临外来精英的“倾轧”,这也是一些吴语地区没法保证自己方言传承的原因。如果前几年不是房价护城河维护一些“土著”的尊严,估计被倾轧的更严重。广东保证粤语潮汕话的强势地位,靠的是非珠的贫困和广州的各种城中村。

其实前两年基本上就没什么矛盾,大多数安徽省内人也承认了合肥发展的既定事实,就算不欢欣雀跃也不至于苦大仇深。从去年开始,吧里争吵的越来越激烈。

讲那么多没啥用,尤其是打着安徽省的大旗,或者打着大局观宏大叙事的大旗。你可以讲格局,可以讲大局……但是对于不在安徽省,也不在省会工作的人来说,只要放弃老家区县肯定有怨言。安徽省会和河南省会发展历程上很类似,河南比安徽还好点内部文化高度趋同……“郑在吸”也是用“大局观”“河南省”“打工离得近”“生活习俗一致”“到长三角珠三角河南人被歧视”的论调,那么多年了河南也和安徽一样,也是一堆城市喷郑州(洛阳、商丘、许昌),一部分城市挺郑州(周口),一部分与我无关态度(南阳、信阳、新乡)

主要还是吃太饱了

贴吧要理解,不吵吵,这吧还有活跃度?不管哪个市都有几个托在故意黑来黑去,要不这个吧早都成鬼吧了。

他们对经济学一概不知,只有一个城市发挥出产业集聚效应,对应的行业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慢慢的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做产业配套。 不是随便搬一个企业到他们地级市就能活的。

现实就是很多人还是 凭jb资源都砸向省会,让省会土老帽成了暴发户,而我这个小城市生存越发的困难 这种想法 然后想方设法诋毁合肥

前面的分析都很正确,但安徽不要跟四川湖北比,越比落差越大,安徽真正能对标的就是湖南,首先,成都、武汉之所以是成都、武汉,是国家资源长期投入的结果,所以合肥跟郑州都不应该认为靠强省会就能对标成都、武汉,其次,安徽和湖南、河北一样,都是毗邻经济核心,被深度虹吸的省,所以也存在着天然的发展上限,北京、深圳的崛起,就注定了天津、广州的衰落,湖南和长沙已经是同类省里面的极限。

安徽和河南的优势是地处平原,城市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要学也应该学旁边的江苏、山东,不要被一部分省内落后地区来省会发展的人劫持了话语权,他们之所以疯狂鼓吹强省会,其一是层次有限,看不到问题的本质,其二是皈依者狂热+对自己贫穷家乡的厌恶。

根本原因——吧务江苏人

吧内15级亲眼见证:多少原本中立客观的吧友,渐渐变成了只会无端指责的黑子;多少曾一心维护安徽外在形象的人,最后竟成了专搞内耗、拆台的恶鬼。环境塑人,一叶知秋恐怕永远都无法明白。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