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寿光 / 正文

寿光:渤海区展开局部反攻,不断扩大根据地

2024-10-30 18:53:0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渤海春秋http://www.bhcq.gov.cn/m/detail/14351943年秋冬,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取得重大进展。苏、英、美等国军队接连取得胜利,德、意、日联盟瓦解。1944年初,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军区作出了对敌斗争的全面部署。指出渤海区的斗争形势仍十分严峻,要求大力开展对日伪军的政治攻势,坚持对敌斗争,乘青纱帐生长起来的有利条件,加强各分区之间的联系,彻底改变被敌分割封锁的局面,变游击区为根据地。(1944年,八路军渤海军区部队正在集结,准备迎接新的战斗)渤海区军区部队及地方武装,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自1944年夏季开始,对日伪军展开了局部反攻,先后发起夏、秋、冬3次攻势作战,歼灭大量日伪军,解放利津、乐陵、临邑、南皮等县城和广大农村地区,清除了一批日伪据点,扩大了根据地,使各分区基本连成一片。1944年7月20日至8月17日,渤海军区乘青纱帐成势之际,发起夏季攻势。7月20日晚,成功策应了伪王道部2600余人的反正起义,至25日攻克益寿临广四边地区据点25处,全部收复益寿临广四边根据地,打通了广(饶)寿(光)公路。第一军分区部队夜袭乐陵城西最大的日伪黄夹镇据点。第二军分区部队与齐临、平原、匡五、济阳等县地方武装联合作战,攻克临邑境内据点17个。(1944年夏季攻势取得胜利后,杨国夫司令员在祝捷大会上讲话)渤海军区主力部队继续乘势北上,发起以解放利津县城为中心的作战。利津城是连接沾化、滨县、蒲台、博兴、广饶等县的枢纽,是敌人伸向渤海区垦区抗日根据地前沿的重要据点。8月17日晚全歼守敌,解放利津城。利津城是八路军在山东境内解放的第一座县城,这是渤海区抗战以来取得的空前胜利,它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扩大了根据地,揭开了渤海区局部攻势的序幕。利津战役结束后,渤海军区部队迅即向西北进军,于8月下旬发起秋季攻势。在秋季攻势中,渤海军区部队共作战304次,扫除日伪据点228处,攻克县城4座。至此,渤海区各分区基本连成一片,原来分散的小块游击区变成了大片根据地。11月,渤海军区发起冬季攻势,在惠民城以西反击伪军戴镐东(原国民党鲁北军区司令)部的进攻。1944年,渤海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连续作战,取得了积小胜为大胜的重大战果。全年战斗899次,攻克据点300多个,解放利津、乐陵、临邑、南皮4座县城。全区形势大为好转,境内伪军由75000人减至35000人,顽军由36000人减至19000人;一、二、三分区打通成片,二、六分区也连接起来,三、四分区进一步靠近,五分区东去胶东和六分区南去泰山的通道均有改善。下半年取得了扩大根据地面积2800多平方公里、村庄5215个、人口200万的可观战果。在1944年局部反攻作战胜利的基础上,渤海军区部队和地方武装又发起了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国民党山东保安第三师张景月部盘踞在寿光一带长期与日伪军勾结,残害人民。7月底,渤海军区发起二次讨张战役,解放了寿光外围大片地区,打通了渤海东部根据地与胶东、鲁中两根据地的联系。(1945年渤海区夏季攻势作战要图)1945年6月,以解放蒲台县城和滨县县城为中心,发起了蒲滨战役。16日夜,渤海军区参战部队包围滨县县城,残敌弃城逃跑,滨县城遂告解放。6月20日,日伪调集张店、惠民日伪军及蒲台、滨县溃散残敌6000余人,对滨蒲地区进行反扑,滨县县城被敌重占。此时,渤海军区一、二、三分区部队乘敌后方空虚,发动广泛攻势,围困商河、德平,袭入吴桥、陵县、沧县,迫使东犯之敌撤退。六分区部队在胶济线上展开攻势,一度攻入周村。四分区部队在内线支援民兵坚持反“扫荡”作战,7月1日乘进犯之敌撤退,再度收复滨县县城。此次战役,解放了蒲、滨两县及高苑、博兴的部分地区,切断了沧(县)潍(县)公路,扩大了渤海区根据地,为全面反攻创造了条件。蒲滨战役后,渤海军区部队乘胜向西部、西北部进军,展开了夏季攻势。第一军分区部队于7月3日攻克东光、泊头两个车站,22日解放吴桥;第六军分区部队及地方武装解放高苑;11日,第四军分区部队解放沾化;23日,第二军分区部队解放德平;30日,第三军分区部队解放庆云。各分区完全连成一片,日伪在渤海区的中心据点惠民县城陷于孤立。自1944年始,渤海区党委领导全区党政军民对日伪军发起的局部反攻,在战略上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英美盟军的对日作战,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同时也为对日全面反攻,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重要的条件。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