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万宁 / 正文

万宁: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4-10-09 16:11:1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9项。中轴线的历史发展与构成要素: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7月28日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700多年来,这条北京城的“脊梁”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赓续不绝,也见证了大国首都的与时俱进、历久弥新。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北京中轴线共包含15处遗产构成要素,北起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正阳门、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的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为什么说北京中轴线是“中式美学天花板”?它展现了中国从古至今城市规划建设对于礼仪与秩序的尊崇,“择中而居”,以“中”对称的布局与设计方法融合了儒家“居中不偏”的伦理思想、“中正和合”的文化传统。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北京中轴线独特的美学特征,使其成为中式美学的代表和天花板。此前,北京已经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故宫、天坛、中国大运河。北京中轴线和中轴线上的三项世界遗产,都是北京文化古都保护的重要内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北京共有8处世界遗产,也刷新了此前创下“世界遗产数最多的城市”的世界纪录。其他7处分别是长城、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大运河(北京段)。我认为这些世界遗产都不是独立的,它们相互之间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联系,例如故宫与天坛、故宫与颐和园、故宫与明十三陵、故宫与大运河以及与长城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意义走过12年申遗保护之路,如今的北京中轴线绽放新颜,一幅古今辉映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申遗成功是北京中轴线保护的新起点,中国将继续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应对自然灾害影响、鼓励社区居民参与、科学引导旅游发展、提高阐释展示能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北京中轴线得到妥善保护传承。总之,北京中轴线的成功申遗,不仅提升了北京作为世界著名古都的整体价值,也为探索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古代都城保护理念与做法,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中国案例和中国经验。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