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烟台:前天看到个文章说海大打算通过收并市立和烟台毓璜顶组建自己的医学院 (转自行远札记,这个号有海大背景
2024-10-07 11:27:42 / 我要吐槽青岛医学院这么大的事儿是一夜之间决定的吗?这个事从公开的信息来看至少已经操作了一年了,如果海大有心思搞医学院早干嘛去了?而且据我得到的消息,市里是跟海大谈过希望海大能搞医科的,是海大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
我觉得这次青岛市给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是为了实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要落地卫健委规划必须要有载体,青医是个好载体。所以这里没有排挤海大的意味,只是青岛大学确实受益了。但是这个事拖不起了看看浙江区域医疗中心落地的情况,都是最终落在知名医科大学的医院上,国家层面是医学中心,地区上争取医疗中心,需要医院为载体。这些市属医院加入青医,以后可以以此为载体申请。这个今年或者明年一定要抓紧推进,济南都有青岛没有错过了就晚了。只是海大要难受了,但是没办法呀。
1.海大已经错失搞医科的时机了 做一个小而美的行业性高校是不错的出路2.自己的东西要一直握在自己手里 感觉青岛把自己最好的医院给了青大也不是步好棋
助建“医疗中心”,青岛市民的医学院来了 7家医院挂牌“青大附属”,“组团式”发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7所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揭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10月9日上午,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大学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市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揭牌,与此同时,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青岛市海慈医院)、青岛市中心医院、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青岛市口腔医院、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7家医院被增设为青大直属附属医院。它们将依托青岛大学学科、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组团”统筹岛城医学医疗资源,探索建立市校共管共建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助力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全面提升服务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组团式发展,重构医学医疗平衡发展格局面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统筹青岛医学医疗资源,做大做强青岛医学教育,实现“组团式”发展,是打造鲁东半岛医学医疗中心的必由之路。此次战略合作是根据青岛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际需求,依托青岛大学学科、教育、科研、医疗等优势而开展的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旨在进一步整合青岛大学优势医学学科资源,把附属医院建设成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医疗技术和医学理论发源地,名医和大师汇聚地,全面提升服务青岛及胶东半岛医药卫生与健康水平,发挥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青岛大学与青岛相伴而生,办学起源于1909年成立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也是青大医学教育的起源。医学教育是青岛大学的传统优势教育。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起源于1898年的德国海军野战医院,几乎与青岛这座城市同时诞生。今天,青大附院已发展成全国百强医院,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列全国第25位。同时,青岛大学还为全国医疗系统输出了大量人才,仅在青岛,全市半数以上的各大医院科室主任都是青岛大学校友。据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介绍,过去山东有两所医科最强的高校,东部是青大,中西部则是山大。但近年来,全国医学的发展非常迅猛,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快速崛起,使得原来山东东中西部医学医疗相对平衡的格局被打破。因此,青岛市政府与青大共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整合医学医疗资源,统筹推进医教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或将恢复之前的“平衡格局”,甚至在青岛重塑辉煌。在岛城医疗界看来,此次共建,也是青岛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长江以北地区一流医疗中心城市的“刚需”。青大是山东东部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医学学科体系的高校,这些资源如果外溢到青岛各大医院,将使得它们在临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发展。背靠“大树”,高水平大学成为强力支撑纵观世界医学发展史,医院没有医科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医科没有医院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本之木。近年来,全国各大医学类院校都在纷纷设立并增设附属医院。据不完全统计,首都医科大学设立19所附属医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共有17所附属医院(含筹)……青大医学部部长姜宏说,青大新增7所直属附属医院正是借鉴了首都医科大学的模式。她说:“首都医科大学在附属医院学科建设过程中,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科学研究为着力点,以临床教学为抓手,创造了医科大学与附属医院的合作共赢局面。2000年,首都医科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与青大医学院持平,如今它的录取分数线已位列全国医学院校前十。”“组团式”发展,也将实现青大直属附属医院间的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以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例,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辐射面很广,但相当多的周边市民没有把三医当作看病就诊的“首选”医院,就因为它目前规模较小,在人才方面缺乏优势,没能给患者足够的“安全感”。“将来我们会派我们的临床教师到三医工作,并对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在人才引进方面,今后三医也可以以青大附属医院的名义引进优质医疗人才,对人才会更具吸引力。”姜宏说。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邢泉生对“共建”有着更深的感触。市妇儿医院多个学科连续入选国内权威机构推出的各大排行榜单,入榜学科数量居省内专科医院首位,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全省妇幼专科医院第一名,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妇幼专科医院当中却排在20名之后,国家级课题、成果、重要论文则排在50名之后。“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大学和医学院的平台支撑与人才支撑。我想,这也是我们新增的7所直属附属医院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邢泉生说。在邢泉生看来,“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这些国内顶尖医院之所以一直傲视群雄,都是因为背后有一所与医学相关的一流大学作为强力支撑。同样,青大附院在青岛老百姓中口碑最佳,近几年横扫各大排行榜单,也离不开青岛大学医学部的强大后盾。青岛开泰耳鼻喉头颈外科医院是7所青大直属附属医院中唯一一所民营医院,它是山东省首家从事耳鼻喉头颈外科专业的独立专科医院,也是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但它缺乏医学教育平台。之所以主动要求“加盟”青大,正是看中了青大的医学医疗资源。医教研一体,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大对7家直属附属医院具有一定的管辖权,探索建立市校共管共建的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根据协议,青大与纳入青岛大学直属附属医院管理体系的7家医院拟定了“一院一策”的共建合作协议,着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共同加强一流医学学科和一流医院建设。青大将发挥学科、医疗、人才及科研优势,为各直属附院引进培养人才、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将按一定条件聘用各直属附院临床教师,并选派一定数量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到医院工作;利用综合大学优势,在医学、化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研究领域与各直属附院开展合作,组建科研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科研水平,促进成果转化,打造青岛市健康服务业、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新的增长点;向各直属附院开放共享学校生物医药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中心等科创平台;选聘直属附院人员担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分配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利用医疗健康大数据管理开放平台的架构和技术,与直属附院协同构建青岛市分级诊疗平台和健康大数据管理中心;利用学校资源,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等。各直属附院发挥自身医疗优势为青岛医学院学生提供临床教学及见习实习场所,利用青岛大学多学科优势,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据悉,青大将加大对医学学科的支持,扩大医科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与各直属附属医院共同培养,吸引学生留下来,壮大岛城医疗力量。青岛青大共建,成我市医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原本就存在的“青大医学院”与此次共建的“青大青岛医学院”有啥区别?胡金焱说,青大与医学院的中间加上“青岛”二字后,表示这所医学院如今属于青岛市民。青岛市民的医学院,交由青大发展。不仅是平台“大”了,也是直属附属医院之间、青大与青岛之间的协同发展更紧密了。这是青岛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青大青岛医学院成立后,我市将在人力、财力、体制机制等方面以多种形式支持其发展,为青岛医学院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让合作共建成果造福更多百姓。市校双方还决定建立高层会商机制,专门成立“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市校共建委员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长、青岛大学校长任主任;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青岛大学分管负责人任副主任;委员会成员由市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分管领导和青岛大学医学部党工委书记、部长担任,共建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市校共建委员会负责研究合作计划,及时协调处理合作中产生的困难和问题。
给你发一篇官方解读你就明白了。
我就很不理解有许多人幻想海大搞医学。海大顶着中国的名号,现阶段做大海工跟补强海事,比去搞医学要迫切很多。海大进世界一流大学靠的可是海洋特色,而不是什么医学院。当年青医合并给了青大,及就注定了未来海大不可能涉足临床专业。海大现在能跟医学有点关系的就一个蓝色药库计划,但那是药学,而不是医学。搞药学需要的是临床试验基地,只要跟搞好合作就可以,直属三甲医院才能推动相关专业发展那就是在脱裤子放屁。
海大没有医学院——没有跨过门槛,而青岛不能在现在的形势下继续等下去。这一点很关键。我感觉这些年医学是海大的领导手里的刺猬——1、自己新建医学院?太困难,花钱、缺人、形成体系需要时间;另外,地主手里的余粮也不多呢。2、兼并一个?省内的医学院,除了山大、青岛医学院勉强能入眼,其他的海大会觉得掉身份。更不用说还要解决编制、原师资等问题以及一系列必然的遗留问题,很麻烦,值不值?当然,事后诸葛亮,十年前哪怕五年前海大能下定决心搞医学院,到现在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但是没有。不过即便海大真的搞了医学,当权的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原有体系的资金、人员招聘、设施设备购置建设,以及职工的福利待遇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医学院发展是个吞金窟,多少遇上点波折肯定会怨声载道。所以这些年海大的领导并没有对医学院有过什么明确的言论和规划。
海大提高一下现有专业的水平吧,要不很尴尬,除了海洋类,其它都比不上一些普通院校了
感觉青大借青岛政府申请国家医疗区域中心之手杀人,政府做了帮凶。以前就感觉QX的一些政策有魄力但用力过猛。青岛港归省里不像宁波那样留控股权,机场整合还不知道怎么样,有可能跟省里抵触的事绝口不提(国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是再废了本土唯一的985前景这政绩杠杠的对海大来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简直是昏操作。青岛想打海洋中心城市名片,中国海洋大学就是标签,为了私利或其它不可明说的东西,举青岛大学端不上台面而硬端,这说明山某东政治格局有问题,这种环境不适合建一流世界名校!或许真的可以考虑海南深圳等南方沿海迁校办校,山某山纯是玩政治的环境,不适合
海大开始高起点布局建设医学学科11月23日下午,校长于志刚在鱼山校区主持召开生物学、医学学科发展座谈会。两院院士管华诗、麦康森、宋微波、包振民,副校长闫菊出席座谈会。会议形成了加快发展生物学、高起点布局建设医学学科的共识和基本思路。于志刚总结指出要勇于创新发展模式,“高起点、国际化、面向未来”谋划发展一流医科,为青岛、山东的高等医学教育和一流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增添新动力,更好地支撑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就像哈工程在青岛布局一样,海大也在深圳和海南布局呢,青岛市如果一直不重视海大,或许多少年后,海大就不仅是青岛的海大了。
感觉石油大学也可以考虑一下石油大学有生物技术中心,今年新增了生物与医药专硕
曝光一群医疗诈骗团伙,烟台毓璜顶医院与山东省医学会串通一气,行贿受贿,非法鉴定,违法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山东省医学会对烟台毓璜顶医院违反诊疗规范开药前未给患者进行高血压病检查,误给高血压病患者开具高血压病人不能服用的药品;所开药品存在误诊误开药品的严重错误,造成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后遗症,二级残疾的严重后果,赤裸裸的袒护。共同诈骗患者鉴定费,逼迫患者维权无门!!!信访举报后,山东省科协作为山东省医学会主管部门受理举报,表示对举报事实认可,但答复:省科协对此没有处理权限。烟台毓璜顶医院主管部门烟台市卫健委告知:不属本部门职权范围。难道这是一起无有关部门敢于处理的医疗咋骗案件!
- 上一篇: 求青州到烟台的拼车群吗
- 下一篇:威海天气凉了啊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