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龙井 / 正文

龙井:北京保卫战——袁崇焕

2024-10-06 14:02:44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1629年十月初二,皇太极统帅八旗大军,还有蒙古军,绕过袁崇焕守卫的关宁锦防线,通过蒙古地区,直接叩打长城的大安口和龙井关。破了这两个关口之后,就直奔遵化,攻陷遵化,然后就长驱直入,到了北京城下。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亲点九千骑兵,从山海关外急奔北京。他本来想把皇太极的军队,一截在遵化,没成。二截在蓟州,没成。三截在通州,又没成。所以他的军队就直接开到北京。北京保卫战主要在德胜门,安定门,广渠门,左安门和永定门进行的。皇太极的军队因为他是从北面过来的,所以他大营驻扎在安定门外。一,京门初战。京门初战先在德胜门外打响,明朝的城外的军队主要是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率着军队在守卫德胜门。这是勤王的部队,城上还有北京的卫戌部队。皇太极把他的军队分成左右两翼,从北边往南说,右翼就是在德胜门。皇太极还有大贝勒代善等等,右翼四旗和蒙古兵打德胜门。后金军队四个旗的兵力,加上蒙古兵,凶猛地就攻德胜门。满桂和侯世禄率着军队就在那儿抵抗。皇太极的军队是先打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军队。侯世禄的军队奋勇抵抗,但是抵不住八旗兵的强大的攻势,就失利。这个时候城上就向后金军队发炮火,后金军队冲着炮火就往前攻,就直接进攻满桂的军队,满桂我们过去讲过,在宁远之战讲过,在宁锦之战也讲过,是一个英勇的一个骁将,是明朝的一员勇将,一员虎将。满桂带他的军队同后金军队搏斗,但是还是寡不敌众。特别是这时候城上往下打火炮,发火器,满桂的军队和后金军队交织在一块儿了,马颈相交,肉搏厮杀啊,你火炮下来分不清哪是后金军,哪是明朝的军。就误伤了一些满桂的官兵。满桂就失利了,满桂自己受了伤。这个时候,满桂就带着军队到德胜门外有个关帝庙在那儿休整,后来开开(德胜门)瓮城的城门,满桂带着他的残兵到瓮城里面来休养。保卫北京的第一仗,以明朝军队的失利而告终。总兵满桂和侯世禄所带的救援部队在这次战斗中也几乎损失殆尽。这使得北京的防守形式变得极其危险。而此时,北京城外唯一一支可以与皇太极抗衡的明朝军队,就是袁崇焕所率领的九千轻骑兵了。九千骑兵与皇太极的数万八旗主力相比较,实在是有些悬殊。同一天,广渠门发生激战。广渠门是袁崇焕带着九千骑兵来勤王。皇太极派了左翼四旗和蒙古的骑兵在广渠门。左翼很厉害,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多尔衮他弟弟多铎,还有阿巴泰,还有蒙古的额驸恩格德尔等等,一个很强大的兵力在广渠门。袁崇焕到了北京之后,是兵没有粮,马没有草。夜里头露宿。这个时候是阴历十一月二十日。袁崇焕的一个兵没有吃的,就偷了,抢了老百姓家面饼吃。袁崇焕有军令,就不许任何官兵偷抢老百姓的粮食,不许一个官兵砍老百姓的树木,上点火取暖。有一个士兵他这样做了,袁崇焕为了严肃军纪,当众把这个士兵斩首了。袁崇焕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同后金军队作战。袁崇焕把他自己军队布置成一个“品“字型的一个阵势,这面是祖大寿,这面是王承胤,这面是袁崇焕自己。一个“品”字型。后金左翼的四旗军队和蒙古骑兵,先攻祖大寿这个阵。祖大寿是一员勇将,率领他的骑兵奋勇来抵抗。仗打得非常之激烈。(皇太极)那个最英勇的阿济格他那个战马,被祖大寿军队给射死了。这样阿济格就从马上摔下来了。而且阿济格也受了伤。阿巴泰是皇太极的弟弟,努尔哈赤的儿子,战马也受了伤。蒙古额驸,那个恩格德尔,他也失利。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祖大寿的兵少,还在那抵抗,勇敢地抵御。后金军队看祖大寿这个阵攻不下,就转攻王承胤这个阵。经过一番厮杀,王承胤这个阵挺住了,没有被攻破。这样(后金)把所有的力量,四股力量集中起来打袁崇焕这个阵。袁崇焕这个时候人家是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他这个时候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直接同后金军队搏杀。史书记载说袁崇焕盔甲身上中的那个箭像刺猬一样。因为他那个甲是重甲,所以箭没有射透。在交锋的时候,后金的一个勇士就举刀劈向袁崇焕的头。眼看就落到他头上了。幸好袁崇焕有一个副官,叫袁升高,就一刀格上去,把他个刀格开了,差一点袁崇焕就丧了命。袁崇焕也负了伤。接着袁崇焕这三个营的兵力就合起来向后金军队发动攻击。后金军队就招架不住就往后退,越退越攻,越退越攻,后面就是通惠河。后金军队阵乱了,就仓惶地后退,因为是通惠河,通惠河结了冰,但不是很厚,很多骑兵就掉到护城河里。有的书记载,大约有一千左右骑兵,连人带马就落到通惠河里。连冻带淹死伤惨重。这时候袁崇焕的军队乘胜追击,沿着通惠河一片,追了三十里路,后金军队的左翼大败而回。战争刚结束,双方都很紧张,袁崇焕亲自到部队住的地方,一一慰问伤兵,慰问完了以后,东方白矣,已经天亮了。皇太极是气急败坏,就处分了他那几个主要将领,特别他弟弟阿巴泰。这场广渠门之战,朝鲜人有记载,史书有记载,

继续——这场广渠门之战,朝鲜人有记载,史书有记载,我把朝鲜人的记载给大家说一下,大家看看,说“贼”,就是后金军了,“贼直到沙窝门”,就是广渠门,“袁军门”,就是袁崇焕,“祖总兵”,就是祖大寿,“自午至酉,鏖战十数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贼退奔三十余里,贼之不得攻陷京城者,盖因两将力战之功也。”两将就是袁崇焕和祖大寿。这是朝鲜人的记载。那明朝人的记载呢?明朝人的记载是这样说的,说:“袁崇焕两肋如猬,赖有重甲不透。”两肋被后金军射的箭像刺猬一样,因为他的甲很厚,所以没有射透。还说,后金的骑兵勇猛刀就砍下来了,“刀及崇焕,才官袁升高格之,获免。”差一点砍下来,袁崇焕可能就阵亡了。这一仗从早上10点一直激战到下午6点,大约8个小时,有的书说激战了10个小时,收兵的时候天已经晚了,这个时候袁崇焕自己受了伤了,还亲自到受伤士兵处一一慰问,一直慰问到天亮。皇太极感慨地说,十多年来,第一次同明朝的军队马颈相交,看到明朝军队如此之勇敢。虽然皇太极又一次败在了老对手袁崇焕的手下,但是,这一次远远不同于以往在宁远作战。在宁远城下,袁崇焕所凭借的是身后的一道坚固防线,但现在皇太极已经攻到了明朝的大后方,而且袁崇焕只有九千骑兵可以调遣。就在皇太极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准备再度向北京发起冲击的时候,已经吓得乱了阵脚的崇祯皇帝,慌忙召集袁崇焕、满桂,这几个前来救援的将领,进入皇宫商量对策。但此时,袁崇焕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在他的内心深处,不仅仅是焦急这么简单。作为一个蓟辽督师,却没有能够把皇太极阻挡在辽东前线,却让国家的首都蒙受了如此的危难。而且崇祯皇帝又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皇太极又在左安门向袁崇焕军队进攻。皇太极在德胜门之战得了便宜,广渠门之战吃了亏,但是他不服气,他觉得我可以打败你袁崇焕。于是,皇太极稍微休整之后,就在左安门这个地方,同袁崇焕军队发生了交战。这个时候的袁崇焕已经取得了广渠门一战的胜利,官兵信心大增,但是困难也多。因为粮食更缺,草料更缺,天气更寒冷。他从十一月十九来这儿,已经有七八天的时间了,战士都很疲劳了。在这种非常艰难的情况下,皇太极他军队可以掳掠,抢粮食,可以砍树木,点着火来取暖。袁崇焕的军队不可以。所以袁崇焕的军队是饥馁,严寒交加。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鼓励他的官兵,同后金军作战,皇太极亲自督率他的左右翼八个旗的军队,同袁崇焕的军队在左安门外展开战斗。袁崇焕一如既往,率领官兵英勇奋战,杀退了皇太极的进攻。皇太极的军队死伤很重,不得已要收兵回营。皇太极也得找个台阶下,他怎么撤啊?他讲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这个话这样说,《清太宗实录》记载说,“上”就是皇太极,“上与诸贝勒率轻骑视进攻之处,云,路隘且险,若伤我军士,虽胜不足多也,此不过败残之余耳,何足以劳我军,遂还营。”皇太极这时候有点阿Q精神,说这都是败军、败将,不值得我打他,打,我伤几个兵士也不合适,我们回营吧。这叫做打肿脸充胖子。皇太极撤军,又撤到大营。在这里头我还要讲一点,就是北京之战一共打了四仗。第一仗是德胜门之战,第二仗是广渠门之战。第三仗是左安门之战,还有第四仗是永定门之战。袁崇焕的的确确是皇太极的克星,在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袁崇焕竟然又一次奇迹般地击败了汹涌而来的八旗大军。或许在硝烟中浴血奋战的袁崇焕,此时此刻会有几分安慰。但是这也成为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战。战斗刚刚结束,崇祯皇帝再一次在平台上召见了袁崇焕,而这一次袁崇焕被崇祯关进了监狱。身陷狱中的袁崇焕大概不会知道,仅仅十六天之后,已经被他击退的皇太极,在得知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下狱的消息之后,便亲自率领八旗军回师卢沟桥,进攻北京的永定门,从而发生了这一场北京保卫战的最后一战,永定门之战,但这一战的结果,正如刚才所说,遭到了惨烈的失败,四位总兵,两位阵亡,两位被俘,把守北京永定门的四万明朝军队顷刻之间灰飞烟灭,袁崇焕仅率九千骑兵,就可以两次在广渠门和左安门击败皇太极的数万八旗主力,而永定门的四万守军,竟然如此之快的就损失殆尽,这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至此,北京城外,除了袁崇焕的部分骑兵之外,来援救北京的几支军队都已经不复存在。

知道明清怎么记载这场仗的么?后金入寇,袁崇焕十一月初十抵达蓟州,向崇祯保证“必不令(后金)越蓟西一步”,在十三日袁崇焕亲率大军与后金两百奴骑过家家,而皇太极早已潜越蓟州,带着大军主力入寇北京,袁崇焕被戏耍,到十四日才反应过来,急忙带着关宁铁骑去北京,结果两百里路慢吞吞走了四天,直到十七日晚才到北京城外,驻营于左安门外的韦公寺。十八日崇祯犒劳军队,发下粮草。二十日后金攻城,袁崇焕于广渠门外对敌,后金出动豪格,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等人。此战后金败退,八旗重伤副将一,游击一,备御三,战死备御一,盟友战死蒙古酋长一,合计伤亡兵力约一千多。周文郁随军记载明军伤亡约数百。二十四日崇祯召见袁崇焕及诸将,袁崇焕暗示议和并请求带兵入城,崇祯不允。二十七日袁崇焕在左安门外击退后金精骑。二十九日派五百火炮手偷袭南海子后金大营。十二月初一,袁崇焕被下狱。十二月十七日后金在永定门外击败明军,满桂战死。二十六日后金东攻永平。崇祯三年正月,祖大寿挥师西援,至五月,收复遵化,永平等城,将后金完全赶出关外,自此此战结束。

这个北京大战和于谦的北京大战 哪个投入的兵力更多,哪个影响大?

这场战斗,即广渠门之战,是皇太极入侵明朝期间的一场重要战斗,也是北京保卫战的关键部分。以下是事件的简要概述:1. **背景**:1629年,后金汗皇太极率领大军绕过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通过蒙古地区,直逼北京。袁崇焕急率九千骑兵回援京师。2. **战斗经过**:- **京门初战**:在德胜门外,明军的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率领的勤王军与后金军发生激烈战斗。明军虽然英勇抵抗,但最终失利,满桂和侯世禄的军队几乎损失殆尽。- **广渠门之战**:袁崇焕率领的九千骑兵在广渠门与后金左翼四旗及蒙古骑兵展开激战。袁崇焕布下“品”字阵,经过一番血战,明军成功击退后金军,造成后金军重大伤亡。3. **结果**:广渠门之战的胜利,暂时缓解了北京城的危机。袁崇焕的英勇表现和战术运用得当是战斗胜利的关键。4. **后续影响**:尽管袁崇焕在广渠门之战中取得了胜利,但他后来因被怀疑与后金有勾结而被明朝政府逮捕,最终遭到冤杀。这直接影响了明朝的防御力量,加剧了明朝的内部矛盾和衰败。这场战斗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是一场军事冲突,还因为它对明朝后期政治和军事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你没有史料,问我啊,你乱发什么

崇祯这玩意就不是个东西,谁给他卖命谁死。和他祖宗一样刻薄寡恩,吝啬无情

袁崇焕对崇祯后面的刻薄寡恩有很大影响。你对一个人最大信任,要什么给什么,最后这个人把自己变成全国笑柄。只能说袁崇焕活该。

十一月二十九夜,关宁军夜袭后金大营,早上也就是十二月初一早,后金退出北京,上午袁崇焕被抓。

十一月二十九日是十一月最后一天吗?

吴三桂吊打多尔衮,吊打豪格,吊打康熙!

袁崇焕,广东东莞人。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他绝对不是汉奸,他到底该不该被处死,数百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他的死有点冤,因为是被凌迟了上千刀以后才被斩首,身首异处被扔在菜市口好几天都没人收尸。

说好的八旗军野战无敌呢?袁崇焕还没做到粮饷充足,赏罚分明吧?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