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彭州 / 正文

彭州:这项非遗,再次吸引央视关注

2024-09-27 05:07:53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第二季(四川篇)走进新都这一次央视镜头聚焦新都的非遗项目新繁棕编、豆瓣抄手、新都桂花糕……展示了新都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非遗传承人刘俊英在节目录制现场节目录制现场各式花样的新繁棕编成了一大亮点特别是憨态可掬的棕编熊猫俘获了不少人的心这便是流传千年的“指上非遗”——新繁棕编的独特魅力棕编大熊猫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指上非遗”棕草制品,古来有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在古典诗词中,常有蓑衣形象出现,它的材料便是棕叶。除了蓑衣,棕榈树叶还可以化身为菜篮、床垫、蒲扇等,进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制作新繁棕编棕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编制工艺的主要品类之一。其中以四川新繁棕编和湖南棕编玩具最负盛名。据《新都县志》记载,新繁棕编最初出现在清嘉庆末年,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从那时起,新繁妇女即有“析嫩棕叶为丝制作棕编”的传统。新繁棕编作品在秀丽的乡村和农家小院,随处可见当地妇女用洁白细腻的棕丝编织着一件件神奇的手工制品,尤其是拖鞋,堪称新繁棕编一绝。它具有舒适透气、美观大方、轻便无污染且防潮耐用的特点。新繁棕编作品新繁棕编曾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级非物质遗产名录。2011年新繁棕编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繁棕编先后赴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交流展览。新繁棕编早已成为央视“常客”新繁棕编的原料新繁棕编从选材、材料加工到后期精加工都十分讲究。制作新繁棕编在选材上用都江堰市、彭州市、大邑县、邛崃县等山区颜色鲜亮、无疤痕的棕榈树叶,经过煮、晒、熏等程序的加工,使棕丝白嫩柔软、色彩明快、能负重、不吸潮。艺人再通过穿刺、撒拉、折叠、穿插和打结等方法,将材料精加工成各式各样的飞禽走兽和昆虫的形象。棕编非遗传承人罗志勇新繁棕编的魅力在于巧妙地利用原材料的天然色泽及质感编织出精巧别致、栩栩如生的作品。一缠一绕,纵横交织,平平无奇的叶子,在匠人手里化身为憨态可掬的熊猫、轻盈飞舞的蜻蜓......新繁棕编的编制技艺棕编技艺繁琐复杂在与传统技艺对话的同时你会不禁赞叹先人的智慧棕榈叶,苍翠平凡在人们的手中也可以幻化出千姿百态的精彩与惊艳栩栩如生的新繁棕编作品提包类多用彩色棕丝混编法,造型有方、圆、桃形、扇形、荷叶形、月牙形、多角形等,并以彩色棕丝编制的人物、风景、飞禽等图案进行装饰。棕编收纳盒拖鞋以麻绳为经,棕丝作纬,密织如绢,鞋面饰有鸟、花卉图案,色彩协调、美丽,底厚二至三层,坚固耐磨。棕编草帽帽类成品帽略有伸缩感,戴上松紧适度,适于多种头型,品种有凉帽、礼帽、空花帽、童帽等。棕编生肖系列之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独有的文脉记录着城市绵延传承的人文与气质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繁棕编以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制作方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它的无穷魅力值得细细品味、慢慢体会记者 | 许思思编辑 | 许思思(来源:新都发布)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