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六安:数据贴!对比沪宁杭,从住户存款和住户贷款等指标看合肥楼市
2024-09-23 05:10:05 / 我要吐槽AD2
之前在本吧的一个帖子说到合肥房价下降了多少多少,这些网友就喜欢搞一个抖音截图,哪里哪里暴跌了多少,然后谁谁亏了多少。我在里面回答到我以个人周边的情况认定,合肥人贷款买房的并不多。贴吧很多人特别奇怪,特别迷信抖音啊头条之类的自媒体截图,我向来搜索信息都以官方新闻,因为自媒体带着各种情绪和动机说话,往往会把浏览者代入一种思维漩涡里,或者让你先入为主产生定式。当然我以个人身边来判断肯定也不客观,但是我在合肥长大的土著,身边的圈子遍布城乡几乎各个行业。究竟有多少人买房,有多少人在20-21年高价位上车,心里多少还是有点数的。不能因为那两年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房地产,房价蹭蹭上涨,就说大家就都在当时上车了。2023年合肥住户存款9434亿,住户贷款9203亿元。这两个指标与后面的大佬比起来都差很多。南京住户存款超过1.5万亿,住户贷款接近1.8万亿。杭州住户存款超过2.3万亿,住户贷款超过2.6万亿。上海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住户存款高达6万亿以上,住户贷款仅3万亿出头。住户存款其实没啥好说的,也说明不了什么。但是住户贷款基本上以个人房贷为主,这一点基本上没啥疑问吧,但这也是我要说的重点~也就是合肥的居民住户贷款仅相当于南京的约1/2出头,杭州的约35%。而上海又很例外,有钱人多,但买房门槛高,买房的又少很多,或者说贷款买房的群体并不多。所以我之前的判断,合肥人并没有在20-21年高价位时大量贷款多少钱上车。说白了居民没多少钱,也没那么大胆量和预期上车。但是本吧两个南京网友(籍贯不详)还反驳我。还有个南陵的小伙,整天说多少多少人买合肥房子亏损了多少多少。其实刷抖音会刷出错觉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买来住的,也没有那么多土豪来上高价位楼盘的。这才是现实。一句话:我理解的是,住户存款其实没多大意义,这两年各地这个指标增长非常快,而住户贷款才是真正把钱花了,并且还贷款了。比如一个阜阳人或者六安人,他即便有存款他可以带着这个钱到合肥买,只有他真正买了,这个钱才在那里流动起来。贷款多少是好是坏,要看经济形势,这个我分析不了。经济环境好的时候,贷款越活跃,对经济肯定有利,说明大家预期好。预期不好的时候存款方面就猛增了。但是像南京杭州这俩,贷款基数这么高,至少相当一部分人亚历山大,得有些年头来消化。只能说这两地比全国大多城市收入高,化解能力相对好些。按照全国统一的计算居民杠杆率,上海四地中是唯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66.7%,合肥略高于全国平均72.6%,而南京杭州则通通超过110%,放眼全国都是妥妥的“炒房之都”,宁杭的土地交易额在全国也是靠前的。顺便提一下,北方城市居民住户贷款普遍偏低,因为北方的房价始终偏低,房地产近几年一直不瘟不火甚至阴跌。所以北方的城市GDP偏低除了工业因素之外,房地产较冷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之前说,要么你们太高看合肥了,要么就是你想看笑话,结果扑了个空。一群月薪3000租着房子,或者买的并没那么贵的房子,然后你非说人家背着月供上万的贷款,然后说我房价跌亏了多少多少万,我就感觉很可笑,也很苦笑。一下侧面把人家身家抬高了那么多。20年疫情以后,合肥西南片房价是涨了一波,但我见到买房总价超过200万的,一年下来都屈指可数。你要说降价了亏肯定有人亏,但真没有那么多。想亏上百万,也没那个实力啊。对比沪宁杭,合肥楼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多人上车门槛低太多了。
2016年那一波,全国从市到县,一线到四五县城市,大半的城市普遍都上涨了一波。到20-21年,全国只有少数一部分城市房价上涨,像合肥这样较为热门的城市也只是西南片的政务、经开滨湖高新等上涨了一波,肥东北城瑶海新站和巢湖庐江等几乎都没涨,当时“政滨高”、“瑶新北”这些楼市的区域分化都出来了,连官方的限购政策都区分出来了。很多自媒体喜欢说哪哪暴跌,有时候就想积累些粉丝和点赞关注而已。身边很多人实际上提前还款的还蛮多的,贷款方面并没有那么多。150万总价在合肥二手房选择面估计超过80%了。我觉得以后的常态就是:房子这东西,有需求就买,不买这个话题也没啥讨论的。怎么升值或者贬值都不至于,因为作为商品,价格终究会回归本身的价值。
- 上一篇: 六安,有wan的吗?
- 下一篇:大一新生求助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