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湖州 / 正文

湖州:关于我的家乡——戴山

2024-09-10 10:37:15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之前都介绍别的地方了,都没介绍过我的家乡。我的家乡,便是地图上的戴山了。我出生时,便是戴山乡,虽然后来乡镇合并,变成了八里店镇,但自我介绍时,还是会说自己是戴山人。先说说戴山的名称由来。戴山有一座山,约二十几米,名叫九龙山,因以前山下有九条河流汇聚而得名。可能是后来河流被填平了一些,破坏了风水,导致戴山没落了。山边原本没有村子,后来才变成了集镇,以戴山村名。戴山的名称,清同治《湖州府志》对于戴山有两种解释。一说“昔戴逵曾居此故名”。戴逵,东晋雕塑家和画家,精于佛像雕刻,博学多才,工于绘画人物和山水,不过,戴逵世居安徽濉溪,应该不大可能。另一个解释,是说“谯郡戴禺游居三吴,衣冠之士与之,游者随其所至,即筑室居之。太守张邵,素与之善,为筑于此,因名焉。戴逵之子戴禺游历三吴,曾经在戴山建有画廊住所,时苏州人张邵在吴兴当太守,一向和戴禺关系很好,便以戴姓命名戴山。明代徐献忠拱“吴兴掌故集”云:戴山乌程东北十八里、谯郡戴 游居三吴、衣冠之士与之游者、随其所至即筑室居之、太守张邵素与之善,为筑于此,因名为颜鲁公《抒山三癸亭诗》旁瞻戴路,盖指此山也。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也是戴山人(百度说是原籍),准确来说应该是戴山乡后林村人。称戴季陶为戴山人,可能因着他姓戴的缘故。可惜戴山乡,戴不是大姓,而是沈。早年,戴季陶曾在家乡后林出资建有“二礼小学”。他的后人也曾多次到戴山木桥头访祖寻根,并出资建造了戴山后林完全小学。我便是在后林完小上的学,离开后三年,它便停了,都去镇上了上学了。九龙山上有一风水塔,早年结构如图三,改造后见图二中间。关于此塔,有多个传说。其一为当时财主沈万山,生有一女许配于太湖洞庭山柳家为媳。由于沈小姐觉得远离父母和家乡,且来回探望要过太湖甚不方便,故终日未开笑颜。沈万山得知女儿之心事后,便在戴山山上建起一座塔,此塔影正好倒映在女婿家厨房的水缸里,减去女儿远离故乡的思念之苦。(另一版本为,戴山人戴公女儿出嫁至升山(戴山乡南边一乡),因女儿思念而盖此塔,因两乡距离近,肉眼可见此塔。)后有一文章研究了戴山塔结构,称戴山塔为风水塔,为镇压风水用。所以有了另一传说,刘佰温来到戴山山顶,观看地势风水,他看到在山后有一座小山峰,形似一条鲫鱼,刘佰温见了大吃一惊;“此乃帝皇之风水”,为了能破掉其风水,于是就在山顶建了一座塔,此塔好象一把鱼叉戳在鲫鱼山上,以此破了帝皇之风水。(相似的是我们隔壁村有一寺庙,其上有一碑文,该村有龙气,所以边上的漾中填了一小岛镇压龙脉)除了传说,这里还有便是写了《拍案惊奇》的凌濛初(戴山乡东织里镇晟舍人)晚年得以出仕,当了上海县的县令,后又升任徐州通判。在65岁那年,为了抵挡流寇作乱,拯救百姓,不幸以身殉职。死后,他的上司极为悲痛,遣官致祭,按其遗志,将其“归葬于湖州戴山之阳”。戴山乡还有诸墓村,传说三国时代诸葛亮的胞兄诸葛瑾亡故后葬于此,因而得名。另还有一邵墓村,不知因何而得名。戴山还有以龙为名的桥,青龙塘桥、白龙塘桥、黑龙塘桥、乌龙塘桥…还有太平桥,吉凤桥,图四古桥为白龙塘桥,图五古桥为戴步桥。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州丝绸业兴旺发达,戴山人经营的纺织机械和配件形成一个偌大的市场,让戴山声名远播。图七为如通苏湖轻轨(如皋—南通—苏州—湖州),正好在我们乡东有个站,以后去苏州游玩就挺方便了。远处便是太湖及苏州东山。关于它的历史,大概就这么多了…

这便是我们八里店镇最大的市内公园——西山漾公园了。里面有丝绸小镇、蝴蝶花海、梅花鹿馆、黑天鹅区等等,免费游山玩水好去处,无论溜娃、骑行、散步、露营都是不错的选择。。。

湖州是不是有几个县合并掉或者改名了?

@两浙翘楚 古代到民国、建国后的行政区划变动。

属于浙江常见姓

当年老朱把湖嘉也划到京畿,后觉得浙江面积小,田少山多,又把这两处划到浙江了。地理上与苏皖一体,却属浙江,没办法。

好帖,顶一记。☆我这边有个南浔老乡,很漂亮的妹子,已婚,跟她老公创业,搞了个塑胶制品厂。不过她小辰光迁到杭州去了,动不动就说自己是杭州人。每次一道吃饭,我就笑她:来,省城人,吃杯老酒啊好!她啥都好,就是不能吃酒,酒精过敏一杯倒,所以只要一吃酒就笃定断片。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