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汉川 / 正文

汉川:三国时期的托孤大臣(蜀汉)

2024-08-30 12:21:08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哈喽大家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三国时期的托孤大臣今天要讲的是蜀汉的托孤大臣章武三年就是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刘备为了保证蜀汉政权平稳度过刘备把自己十七岁的儿子太子刘禅托付给两位重臣分别是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原文是“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建兴八年,李严升任骠骑将军。因曹真准备兵分三路出军汉川,诸葛亮命令李严率领两万人奔赴汉中。诸葛亮上表请任李严的儿子李丰担任江州都督督军,负责主管李严的后方事物。诸葛亮因为第二年要出兵,就令李严以中都护的身份代理丞相府事宜。李严改名为李平。原文是“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亮以明年当出军,命严以中都护署府事。严改名为平。”建兴九年春,诸葛亮出军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物资。夏秋之际,正直大雨连绵,粮草不继,李严派参军狐忠、督军成藩转达指令,让诸葛亮撤军,诸葛亮答应退兵。李严得知大军撤退,就假装惊讶说:“军粮充足,为什么又返回呢?”想要解脱自己办事不力的责罚,显示诸葛亮延误战机的错误。又上奏给后主说:“大军假装撤退,想要引诱敌军交战。”(从这里开始李严的好日子到头了)诸葛亮将李严的前后亲手书信全都展示出来,李严的错误和矛盾全都显现,李严词穷理屈,就叩头谢罪。于是诸葛亮上表弹劾李严说:“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李严的想法全都在家庭,尚且有些小恩惠,只想安身立命,不忧虑国家大事。臣往北出兵,想要得到李严的部队相助,以镇守汉中,李严再三推辞,没有前来汉中的想法,反而把五个郡连起来自己做巴州刺史。去年臣想要让李严主管督领汉中,李严劝说司马懿等人开府建衙征召士人。臣知道李严性情鄙陋,是想要趁我临行之时逼迫臣以获取利益,所以臣上表奏任他的儿子李丰主管江州事宜,对他如此破格对待,只是想解决眼前要务。李严到官之时,臣将大小事宜全都托付给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对李平如此厚待。正是因为国家大事未定,汉室倾颓,与其攻击李严的短处,不如褒扬他的长处。只是认为李严的性情只在于谋取荣名利禄而已,没有想到他居然想要颠覆朝廷。如果事情如此发展,将会导致国家的祸患,是臣不够机敏,说多了增加臣的愧疚之情。”于是废李严为平民,流放梓潼郡。建兴十二年,李严得知诸葛亮去世,发病而死。李平经常希望诸葛亮能再次任用他,考虑到后来的人不能任用,所以激愤而死。原文是“ 九年春,亮军祁山,平催督运事。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藩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平闻军退,乃更阳惊,说“军粮饶足,何以便归“!欲以解己不办之责,显亮不进之愆也。又表后主,说“军伪退,欲以诱贼与战”。亮具出其前后手笔书疏本末,平违错章灼。平辞穷情竭,首谢罪负。於是亮表平曰:“自先帝崩后,平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乃废平为民,徙梓潼郡。十二年,平闻亮卒,发病死。平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故以激愤也。”一开始这老哥俩还算同气连枝但是后来诸葛亮的地位日益稳固,这个时候李严有点不乐意了,毕竟刘备临终之前托付的是两人,现在军政大事诸葛亮一个人说的算了,李严憋屈也正常,毕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大公无私。但是再怎么着李严也不敢明着来,他也不会傻到给自己找别扭。但是总体的来说毕竟李严作为国家的2号位自己的地位都受到了边缘化难免会有一些不对的操作,但是这些不能作为否定他优点的理由,他确实尽责奈何阴雨连绵山路难行 ,粮草供应不上迫使形势大好的蜀军撤军,但是不管什么客观问题,这么大的一个纰漏总是要有人出来顶的。总体的来说蜀汉的托孤还算和平好了蜀汉的托孤大臣已经讲完了如果有不足或者是不对的地方 请各位补充或指点

不怪李严,我要是李严我也搞动作。明明是刘备定下的托孤大臣,统内外军事,结果被你诸葛亮一步步剥夺军权政权话语权,还不许留在成都,搞一个巴州也不同意。诸葛亮确实是人杰,但是在李严的问题上不干人事,活该北伐被掣肘,有因才有果

剁馍鸡列的豆蒸啊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