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四会 / 正文

四会:修行记录-诵严

2024-08-30 00:25:20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1、修行因缘:https://tieba.baidu.com/p/3358493521 身体各种问题;遇到南师讲法书。2、修行过程:七支吧讲的相对比较清楚;后来有缘查到tai师讲法,听到腹式呼吸,深感兴趣,对坐禅1进行了几年的研究,由开始的怀疑,百度各个关于身体的知识点,再到后来自己整理坐禅1,形成文件:taiguanglin-诵严整理。开始深修tai师所讲之法。之后在taiguanglin吧,记录自己的修行。2024年,群内矛盾不断,因缘当断,便删掉几年的修行记录,专心整理坐禅2(大概截至至2024.5月份的内容)。坐禅2网盘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ML3H-oFAxNKrzexcvFqZA?pwd=3h7m 提取码:3h7m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3、于是在自己修行中,加入tai法的腹式呼吸+上班,几年下来,受益匪浅。身心的改变,前几年似有似无,过几年年年有变,之后几月一变,之后月月有变。当然,也不能说全是呼吸的功劳,也不不说是其功劳。有益、有效之法,长期如法坚持,日积月累,必定有效。4、数年的修行经验:4.1 如法:选定喜欢的法门,要求法,求什么?求其要领。如法修行,长功很快。4.2 过程、对治法:修行是个过程,分阶段,那个阶段,注意些什么,怎么渡过这个阶段,也是有要领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对治之法。这个最寻问修行过来人,几句话的事,就是修行所要求的法。tai师讲的出声念、默念、观、思,就是过程,绕不过去的阶段。4.3 如法坚持:就按tai师说的,每天完成既定量,就是进步。4.4 个人修法总结:端坐+腹式呼吸(最后的观呼吸或者观身)+面带微笑+舌顶上颚(tai师不用这个,但我觉得有用,因为坚持了好几个,身体也因为这个有好的变化),这几个基本上班都可以一齐坚持;打坐、诵咒磕头没有坚持,是一大遗憾,我的脊椎调整过程相当漫长,但因坚持上述修行还算精进,所以这1、2年脊椎变化非常大。若是加上坚持磕大头,那怕一天100个,脊椎调整也不至于这么漫长。4.5 身体的调整也算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眼由单眼皮变双、眼睛变大炯炯有神,鼻、双手、双腿、整个脊椎、脸越来越匀称,什么体内气脉。tai师说过,不要在意这些,但调整到了,也会幸福上几天,修行永无止境,每每再坚持,又有新惊喜。4.6 心态变化等等。

整理坐禅1、2的所得:1、整体观,而不是一叶障目:那个群不都是因为一叶障目,断章取义而陷入深渊,讨论无休止的吗。2、学一个新理论或者读别人的文章、书等,不要带自己的成见,以作者的角度去读,不带一点个人感情。等完全知道作者的思路,表达的观点、论据、要点等后,自己再做抉择。如果要带着已有成见去读,还不如不读。3、要学会分类、归纳、总结。QQ2群有些师兄每天分享,笔记、归纳总结的就非常棒。4、先读目录,大概了解其框架要领,先识大体,再细读,再识其血脉筋肉。

分享下膻中修行经历1、僵化状:图1所示,是一个筋膜由上至下一至下松软的过程,那怕是练成腹式呼吸了,也没有图2的这种强烈的感受;2、沙漏态:图2所示胸腔、腹胸、膻中如同一个沙漏,沙漏最细处就是膻中,伴随每一次呼与吸,通过膻中气沉丹田,身心不一样的感受随之而来;身体会有一个极大的放松;心态好像豁然开朗、沐浴春风。2.1原因:为什么是沙漏?是因为膻中处的筋膜刚刚解冻,此处筋膜并未完全变松软。因为未松软,僵硬占优。2.2解决办法:观丹田(这个阶段这个方法非常有效)、或者做意身心放松,或者专注观此处的感受。这个过程是身心交量的过程,心一乱跑,身立马不适;身姿一松,心即刻觉知。3、光口瓶态:随着膻中处的变软,沙漏就变成了光口瓶,膻中处的感受就会淡化,如tai师所说,情绪源于膻中,每一次的情绪波动,膻中处发紧。3.1 身心趋于一体,觉知力增强:情绪一来,身心即僵,不好的荷尔蒙即刻分泌。而身心即刻变化,觉知力增强。3.2 解决办法:观丹田、去情绪、或者专一于自己的修法、身心放松这个阶段对于外界的影响非常敏感,对于六尘的攀援会大大减少,六入也减少。这个过程是去情绪化的过程。大脑思维功能剧减。4、气球态.###脊椎的调整过程与此过程同步。*对于身心或者法门的要领:不即不离、勿助勿忘,也就是常听到的道法自然。此法要领求于此贴(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efid=G8qyPzKHuba2wL2uYTp1zw&fid=1450908549)*大概意思,身心的这种状态不是究竟,也不是不究竟,不做意是这种状态,也不做意不是这种状态;也不要刻意去加强这个状态,也不要身心忘掉这个状态,一忘就是心跑到别的地方去了。*个人体会:比如沙漏态时,不要对这个状态做过多的相像,也不要做意“这不是究竟法”;不要刻意“想找一个办法”想快速通它,也不要不管它。我觉得这个就是“观”或者“专”的练习过程。

这次激烈的辩论,满满的“情绪”,也再一次验证了,十年时间,身体还是很僵硬。传法不易;救人不易,慈悲欲救,顽固不化。

此大因缘背起,剖析观照时:1、指月录:1.1 指月录我没有读过,听到的讲解大概是手指是月,理当顺指而去看月;指月者功德无量,见月者始得解脱;1.2 至于手指什么样,是何人之手,不必纠结,看月便是;若是迷恋手指,或者攻击手指之人,应是邪见或者浅见。1.3 如果指之人,指向非月,此人必落邪见;与其相关众人,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2、观照:此大因缘照出很多,我觉得是好事。这不就是众生相吗!在这个大镜子里,我也照到了我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我自己是什么样呢?2.1 让我照到到了过去的自己:执著,攻击手指而不看月,一叶障目、固执己见、一意(执著自己所知之限)孤行(不说不快、),过去造的业,自己这几年也在默默承受。2.2 尽快找出适合自己的修法,如法坚持去修。这么多年,还算坚持,今年才算有些眉目,但还是在纠结选那个法适合自己。2.3 外缘:外面讨论的都是外缘。因缘起,观照时。3、修行不易,传法也不易:于修行人,善加方便,勿灭其修行之心;于传法者,好生协助。

念佛持咒的要点摘要:1、无间断:持咒四步l 受:先自己喜欢的咒,要有一定长度。l 读:背诵,通顺、有节奏、好听。l 诵:一气呵成,无间断,无错误。l 持:45分钟,无间断,无错误,称为持。2、无思虑:l 妄念:不理睬l 气息:戒淫、放下身心。l 咒在意先,随念随观。3、无留住l 无住于境界:咒音的力度,穿透力等,放下勿贪。l 无信于当下:当下清净,念念当下,放下勿贪。l 随灭随生:随生随灭,无留住;随灭随生,无间断。念念当下,念念无信。真空妙有。4、一口气一口气念。以下全是要点。此是念佛持咒初级阶段重中之重。l 要有韵律。l 开始要出声念。l 呼气出声念:提一口气,出声念至腹瘪(要适度,多次尝试到最佳状态),嘴闭用鼻吸气;吸所要足,但不能太足(多次尝试,让诵咒时的呼吸变得自然)。l 吸气默念:嘴巴闭上,鼻子自然吸气;吸气默念。(吸气要放松,自然,吸气要足,但不能溢,自己慢慢找感觉。)注:呼气出声念,吸气默念;所谓咒不断、呼吸不断。l 心法:眼神要收回,至自己内在,至后脑、至虚空。(初级阶段可不关注,后期阶段自然而成)l 时长:一次45分钟以上为益。换声:头、胸、丹田三部音互换(功夫深浅自然到达)。换气:见呼气、吸气。5、声气合一、心气合一、法界一体。声气合一:声音与耳识气合一。心气合一:念念无断,心静,心气合一。法界一体。

要领:身专一端、意专一观、口专一诵(不谈是那个老师的传授的法门了,一谈,纷纷激化。)12字,字字要害。

道法自然的要领:不即不离,勿忘勿助,绵绵若存,寂而常惺。

前几年曾经有一个阶段哎呀咧嘴,这一年多却是怒目圆睁。昨天下午有三四个小时,眼睛一直瞪着,后脑勺筋膜发麻。

我不排斥任何修法,只是修法而已。但应当注重每个修法的要领。这个需要听一些高僧大德的一些开示,当然也需要自己不断的锤炼、摸索,好找到这个要领,找到后,就是精进坚持便是。这几年的经验,身法、心法一起来修。行住坐卧都是身法,双盘不过是身法之一,而身法的要领就是要“端”,也就是端正,包括盘坐。除了身法,或者是身姿,我把其它的都归为是心法。比如练呼吸、诵咒、观想等。心法是要配合身法的,同相,身法要配合心法。身法适应于任何法门,身法的要领就是端正。端正的要领就是腰椎要挺一点“似有似无”的力。这个似有似无,是身法,也是心法。如果挺拔了,做为身法便是成功。心法可以是很多了,我觉得诵咒、安若般若、观想、参话头、念佛、思佛等都可以做为心法;修行初期可以多法并用,前期当应是做加法,加法的目的就是一天内不同时间段,换不同的方法,增加修行时长;修行过一段时间后,自然会做减法,有一个阶段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比如诵咒,长咒变短,再至不愿出声,再至舍掉。任何修行,无非是方法、要领、坚持、感应等等。求法无非是求其方法的要领,这非常关键。一句话总结:身端正的情况下,如法配合修一切心法。

背楞严咒,其因缘源于儿时,为克服恐惧背课文的阴影,先背下琵琶行、长恨歌、石鼓歌等诗;为证明行可以达,网上查得最长佛教咒楞严咒,花了半年,终于背下。为背楞严咒,网上查到虚云法师版,半年多时间跟着此版本诵,中间学会了换气。后来声音突变,一师兄发来刘湘子的狮子吼,说与之相似。于是在网上查相关原因,恰好搜到南师讲的诵咒要领,原来冥冥之中楞严咒护法佛菩萨加持,才小有所得。诵咒坚持至今,始觉诵咒之法有点累,不太适应此阶段。tai师也提到此事。三四年前,就不再专诵楞严咒,改为百字名、准提咒、今年主诵大悲咒,现在诵咒时长大大缩短。诵咒一法坚持十多年,最大的心得就是:如法坚持。当然,不如法坚持的还有打坐。后遇tai师的腹式呼吸,谈到饮食+呼吸、高能血等呼吸原理,颇为兴奋,于是修行加入一法。因上班打坐不方便,于是又加入一法,端坐。端坐配合呼吸,感觉如虎添翼,长功很快。后听南师讲法,加入面带微笑、舌顶上颚。于是形成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的修法,一起坚持至今天:端坐+呼吸+面带微笑+舌顶上颚。后来看到道家展慧中,才知道大有说道。其间tai师讲法,提到睡觉不枕枕头,后又加上吉祥卧,虽然功夫不能成片,但每每想起,就会坚持。而这些加法,都是自己的日常,且离身不远。这么多年的坚持,总结的经验就是:身法心法同修,如法(要领)坚持为要。

看佛经,道家讲的修法,身端,是一定有的。这也说明身端的重要性。端坐虽然年似容易,其实不然。能够长时间端坐,与盘坐同样的容易,端坐比盘坐更容易些,所以对于筋骨的调整比双盘更容易发动。筋骨的调整,是身体深层的调整,筋骨的调整,是更猛烈的调整,端坐如同火箭的体,呼吸则是火箭的推力。当然端坐也要如法,其要领同上。下班回家,打坐也是坚持的。要说那种方法说,只能说,如法坚持当下的修法,一天内,只要能加时间的修法,都是好修法。

南师讲的准提法门,12方法:身专一端、意专一观、口专一诵。诵就是诵咒,上面要领有提;观就是观字轮、月轮;端就是身端。tai师讲的念佛法门:出声念佛、微声念佛、观佛、思佛。道家营亥待子步骤: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心息相依,归根气穴。营亥待子的具体要求:不即不离,勿忘勿助,绵绵若存,寂而常惺。身相就是端;息相《小止观》有详细讲解:初入禅调息法者,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云何为风相?坐时则鼻中息出入觉有声,是风也。云何喘相?坐时息虽无声,而出入结滞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气相?坐时息虽无声,亦不结滞,而出入不细,是气相也。云何息相?不声不结不粗,出入绵绵,若存若亡,资神安隐,情抱悦豫,此是息相也。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坐时有风、喘、气三相,是名不调;而用心者,复为心患,心亦难定。若欲调之,当依三法: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

勿助勿忘,是一个非常好的要领,要多多体会这4个了的奥秘。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