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和田 / 正文

和田:白丁,请教各位前辈,有关和田玉的一些认知(个人浅见)

2024-05-14 08:56:03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和田玉,在国内发展了几千年,从工具(石器时代)、祭祀用,后来传到民间当收藏品,到现在已接近于装饰品了。流传了几千年,说明它的赏玩价值确实高,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玉的开采存有量是非常大的,不用担心资源枯竭。好的玉已经等价甚至超过黄金,但又不能以玉本位来代替金本位,毕竟世界的认可度是另一回事,国内的鉴定标准已将全世界所有类似材质的石头归于“和田玉”,和田玉也变成了一种材质的代表。——这就导致了商品价值的攀升,历史+文化+故事+丰富足够的存有量,让和田玉这个从纯感受价值,到有了各种标准和价格体系(各种产出地、各种诗情画意的名字)!从“玉无价”,到“玉结有元人”!既然已经变成了装饰类的商品,那商场如战场,为了利益各使手段,小白上小当,老白上老当,各阶层都可以被收割!——唉,滚滚车轮下,望之兴叹!

个人有点偏强迫症,其中一个困惑点,和田玉表面其实很容易留下油印和指纹,大家是怎么能忍受的???

细度、润度、熟度,这类非常主观的感受,大家是怎么将主观感受与价格挂钩的,是资深玩家有一套价值体系,还是说纯与市场供求关系来定价(现在各大平台直播间已经有了一套差不多的价格体系)?

看了两遍也没理解。。不过1楼我知道,油印不是大家喜欢的吗,有的人还要拿脸上去蹭蹭~

在精加工技术日益发达和成熟的今日,光、蜡、款式,成为了新的审美标准,所以也有老玩家的强烈建议“上手感受”。老玩家们是怎么培养这种主观感受的,难道是找圈子,蹭着玩?

如果自己不太懂或者欣赏不来,可以远离这个圈子,不要总质疑,因为质疑也改变不了价格体系,改变不了圈内的审美。

往来无白丁

二楼说的容易留下油印就是三楼说的部分答案 观感、手感对应着细度糯性油性 好玉就是干净油润 人的五感满足了两感还不够标准吗?当然是我石之美者为玉加上物以稀为贵的产物 就是朴素的价值体系 价格上比钻石这种资本直接控制的价格体系更市场化些。 当然也有偏门 玩翡翠有人也喜欢铁龙生水沫子之类的。

最早应该不是和田玉可能是岫玉或者河磨玉之类的,其他地区的祭祀用玉也是地区的杂玉

看不懂你想要表达啥意思,简单点玩自己喜欢的,玩自己看得懂的 玩自己能承受范围内的

既要又要也要还要造句,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了价值和价格是一码事,是两码事。

所以,和田玉是一种奢侈品。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被附加了更多文化价值的钻石,它本身并无现在这么大的价值。

流传几千年不是说它赏玩价值高。梁漱溟言:“中国社会以道德代宗教,以礼俗代法律,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所谓宗教、礼俗和宗法是被君权垄断的,天地君亲师,礼器是统治者用以沟通天地的玩意,礼连接物质与精神实体并保持社会平衡,所以礼器和礼俗挂钩。制度的建立旨在降低行动成本,礼器更是制度符号的体现,就一个目的,即维持建立在封建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官僚政治。

至于现在,玉器身上古早的符号早给打碎了,也没什么人在意,不过是资本的玩具罢了,例如十几年前像糖玉、青花都是乐色,现在呢

看不懂,流传几千年的东西说丢就丢吗?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