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即墨 / 正文

即墨:山东大汶口时代、龙山时代古人母系MT分析结果!

2024-05-13 00:15:00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山东大汶口时代、龙山时代古人母系MT分析结果!

一、即墨北阡遗址(大汶口时代)北阡遗址位于胶东半岛南岸西部,地处即墨市金口镇北阡村北50米处的台地之上。遗址北靠玉皇山,远处与莱阳毗邻,南依凤凰山,东距现海岸线约5公里。遗址南北最长处约270、东西宽约200米,面积5万余平方米。该遗址于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2007年3-7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即墨市博物馆合作对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在遗址中间高地以及南面斜坡上布5米×5米探方14个,实际揭露面积300平方米。发现围沟、房址、墓葬、灰坑等遗迹,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以及少量铜器、蚌器等。根据地层堆积情况以及遗迹间的叠压打破关系,并结合出土遗物情况,可知该遗址主要经历了新石器和周代两大阶段,其中第2-4层为周代地层,第5-7层属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第8层为北辛文化晚期。

二、东营广饶傅家遗址(大汶口时代)傅家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址。它的文化面貌同鲁南地区的大汶口文化有明显区别,因此,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存代表了鲁北地区一个新的文化类型,它的发现与发掘,为研究这一地区大汶口文化的地方类型和文化分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深入探讨黄河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傅家遗址位于山东省广饶县城南1.5公里处,傅家村就坐落于遗址的中部。该遗址东距淄河约4公里,北距小清河约15公里。从遗址向东约200米是东辛公路,潍高公路从遗址中部东西穿过。遗址中部高,四周低,俗称“傅家顶盖子”或称“摩天岭”,是目前鲁北地区发现的较有代表性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椭圆形,东西长75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37万平方米,中心部分18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堆积层厚约1—3米,内涵丰富。自1985年至1996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饶县博物馆的配合下,曾先后两次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揭露面积707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508座,灰坑214个,水井4眼,出土石器、骨器、角器、陶器、玉器等各类文物400余件。该遗址发现4眼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水井,底部发现有汲水用具红陶壶及部分石、骨器等。水井是大汶口文化时期先民们的一项重大发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墓葬分布集中,叠压关系复杂,墓穴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葬式一般为仰身直肢单人葬,二次葬和迁葬较多见,其中双人叠葬为同类文化诸遗址中所仅见。多数墓葬无葬具,少数有棺椁。人骨头向多朝东北,少数向西南。

三、淄博临淄桐林遗址(龙山时代)桐林遗址,位于临淄区凤凰镇和朱台镇的田旺、桐林、义和三村之间,1965年山东省文化局临淄文物工作队发现,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对其进行了调查。2001~2002年北京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淄区文化局又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试掘,桐林遗址包括田旺、桐林、义和三村之间的五处遗址,遗址南北约2000米,东西约1500米,由若干个遗址群组成,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属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龙山文化类型。桐林遗址中心部位文化层堆积厚达3米~4米,内涵十分丰富。历年来,在农事耕作中曾多次出土网坠、斧、镰、锛等磨制钻孔石器及黑、红、白质陶器。

大汶口时代母系MT结果

龙山时代母系MT结果

根据基因分析结果,山东大汶口时代的古人母系MT以B5b2a、M8a3、Z3、D5b1b为主,龙山时代的古人母系MT则较为杂乱了,有B4、B5、D5、F4、M11等。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