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河间:方言,老北京口音的不同,和二环外外地方言对北京方言的渗透
2024-05-12 02:44:25 / 我要吐槽那些二环以内住胡同的同学,说话也讲地点。在家里说儿化音,吞音,嗓子故意拔高一下。到了二环外的同学面前,就放慢了语速,没了吞音,儿化音也少了。声音也低沉了。
感觉好像广东方言对北京方言适应最慢,我有三个广东来的同学,一个是小学来的,一个初中来北京,一个高中才来,口音改的都很慢,都大舌头,儿化音根本发不出来。还有个父母是江苏人,小时候在那边长过的女同学,也改的很慢,不会说您字。练英语都是南方口音的。
还有个同学父亲是湖南的,虽然他学会了儿化音,但是说话爱带着喽,偶这样的语气词。有个同学父亲是广西人,说话爱带着嘛,么的语气词。
这些南方同学在外边讲北京话,回到家里有的就说老家方言,有的说混合语言。还有个同学自称家里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但是他说话语速特别快,儿化音很重,不像那种旗人的口音。另外有个同学自称家里姓叶赫那拉的,说话语速慢,带着鼻音,还有一些旗人的口音,但是发现我注意 到了,他又不说了。
所以那些说话使劲耍舌头,语速快,使劲说儿化音的,来表现自己老北京特色的,祖上大概都是底层卖苦力的人。听听溥仪说话的视频,裕德龄说话的视频,他们的口音都不带儿化音,喉音比较亮,鼻音也重,语速比较慢,似乎这才是老北京旗人的口音。
我有亲戚说话这个口音,我以为是东北口音,其实还不是,他们觉得是老北京的口音。比如管石头叫石偷,发一声,管都要干什么,发二声。管很,也发二声,听着很怪。但是他们祖上确实是有钱人。
北京话也分区域,就像你在6楼说的,那种刻板印象的北京话其实并不完完全全等于北京本地方言
河间府很多人进北京做太监和仆人,河间府口音里会在句子后边某个音拉长,上扬一下。有些老北京也有这个声音。
老北京里保定府人在衙门或者一些地方干跑腿的工作,老北京里学保定的口音到不多,但是一些词学了,比如拔草叫HAO草,煮饭叫NAO饭。
老北京一些人说话鼻子哼哼地,大概是受天津方言的影响。
本来以为老北京的儿化音是满族语影响的,但是满族语其实儿化音不多,他们说头儿,说的是头,儿,两个词。反而南京方言儿化音多,虽然和北京儿化音不一样,但是可能是这个起源,只是被北京话改造了。
反而契丹语和鲜卑语里边儿化音比满族语,蒙古语多。
- 上一篇: 终于知道粪坑为什么发帖那么勤快了,看来是真急了啊
- 下一篇:讨4区风波亭管理热血残阳六问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