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2
最近两年赣州GDP增长突然慢了下来,由此引发了大家一系列的讨论,既然本吧是家乡发展相关的吧,那本键盘侠就在此输出一番自己的观点,欢迎积极讨论,要是不认同观点,权当看个乐子,以下为脸滚键盘......先说下标题,为什么叫2035年展望,因为我觉得留给赣州的机遇只有10年左右了,也就是到2035年左右,赣州进入不了GDP50强,以后基本没机会了。为什么?且听我细细道来。首先我们回顾下过去国际国内的大环境,以及发展历史。学过世界近现代史的都知道,欧美在近代通过XX获得发展的第一桶金,二战以后XX体系瓦解,欧美不再能直接从z民地获取“养分”,然而他们能依靠先发展起来积累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等优势持续压制后起发展中国家,XX手段变得更“文明”(嗯,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由此带来一个问题,后起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因为你不具备z民获得发展第一桶金的条件了。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便便是如此。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我们经济飞速发展,令世人惊叹。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怎么完成XX的原始积累的?答案很简单,通过国内的人民努力奋斗(这里不方便说的过于直白,因为很可能被和谐)!!!我相信很多人的父母之前甚至现在都去过沿海制衣厂,电子厂打工吧,没错我的父母曾经也是这样。数亿人民进城工作,然后城里买房还房贷,通过XX财政反哺城市建设,税收投资扩大再生产。这就是房价不断推高的很重要原因(当然也有z本恶意炒作等等别的因素,在此不谈),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没办法解决发展过程中海量的资金需求,这些就不再深入去讲了,大家明白就好。近两年开始,房产市场渐渐不行了,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城市化已经够高了,没有挖掘潜力了。另一方面是国内产业已经足够健全,经济内生力初步稳固,这就是为什么前些年反复提到的“中国制造2025”,基于这些原因,我们不再需要过度依赖XX财政。然而,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地方尝到了XX财政的甜头,一发不可收拾,没有利用好这个过程中的资金去充分布局产业,过度依赖XX财政,因此,最近两年潮水退后,才暴露XX的本相。很不幸的是,赣州也是其中的一员。但幸运的是,赣州与其他同级别的城市相比还是有不少优势,因此还是有很大机遇崛起的。首先是人力优势,赣州的城镇化率只有58%左右(忘了具体数据,懒得去查了,大概是这么个数)。根据XX的指示以及XX的目标,到2035年左右赣州种种指标要达到国内平均水平,那么国内2035年城镇化率预计达到75%左右,赣州届时也达到这个水平,意味着还有17%的增长,按900万人口算,意味着还有150万左右的人进城,这其中市区拿走60%,也就是市中心5区再增长90多万人,当前市中心200万多点,那么2035年市中心5区就是300万左右,这个数据也和官方的规划差不多。也意味着赣州XX财政还能再依赖一段时间,因此,这与其他很多潜力已经挖掘干净的城市相比还是存在优势的,但是一定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的优势,布局产业,切忌过度依赖XX财政。再次是政策优势,西部发大开发15%税收优惠,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利用这个下大功夫持续招商,布局新兴产业,整个城市才有持续造血能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我国产业布局已经足够完善,仅仅在少数高端制造领域尚未完全建立优势,但趋势已经很明朗了,也就是至2035年,全国城镇化率基本定型,全产业链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据优势,而这些产业在国内的分布也基本定型,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2035年以后赣州没发展起来就基本没翻身的可能了,因为产业布局基本定型,城镇化基本停止。值得注意的是,未来4V如果回来,是一个很重要的变数,这个对福建影响最大,其次是江西,而赣州毫无疑问也会受到重要影响,到时候种种政策,布局说不定有很大动作,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但现在不好说。所以这10年一定要抓住最后的窗口期,完成产业布局,布局新兴产业,布局新兴产业,布局新兴产业,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最后再说一点,就是过去10年,章江新区的崛起,让很多赣南老表有点飘了,我们要看透本质,过去建的这些高楼大厦,商场公园其实很虚。我不是反对建这些,而是认为产业发展好了的同时这些才能持续繁荣,第三产业必须建立在第二产业的基础之上......以上,任重道远啊!
我真的会谢,,,,,修改了无数遍,删了N个关键词,才给我发出来,刚发条评论又给我删了
你说的不对吧?城镇化率就意味着对xx财政还能依赖一段时间?可现在出现的问题就是土拍暴跌导致经济弱增长,这并不是官方不知道城镇化率低而“不卖地”,而是推出的土地“卖不动”。
一定要摒弃,等,靠,要思想,要通过上面给的政策去招引新兴产业,同时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两个方向发力,这样才能增强自身持续造血能力。洛阳是个很典型的例子,地铁,城区人口都不错,然而近些年增长乏力,就是因为新兴产业拉跨,缺乏后劲。相反,芜湖这方面做的很好,所以近年势头不错,财税也健康。
要帮助下面的县发展起来,不然赣州这么大,周边的县不行的话也是个空壳子。
赣州的招商还是差强人意,格力空调跟房市是强相关的,早十年来结果会完全不同,芜湖美的就是十几年前招引的,富士康也差不多,智能手机市场已经饱和了才招进来。虽然这两企业都不错,但来的时机不对,所以现在不温不火。记得之前我看到过赣州去厦门对接天马微电子的消息,结果没过几个月看到天马微电子落户芜湖的消息,当时真是大跌眼镜,现在在芜湖已经投产好久了,是个大项目。整车制造是个非常不错的项目,然后没看到过赣州去对接一些一线大厂,反倒是之前看到消息赣州在对接上海威马,很难理解,又是对接一个快倒闭的企业。其实,奇瑞,广汽埃安,吉利这几家企业都跟孚能有直接或间接的合作,完全可以用这个点去撬开合作的,真也不知道招商这块什么情况。本来比亚迪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已经落户抚州了,没啥机会了。看到之前抚州比亚迪产的车还运到赣州国际陆港装车出口,真是虾仁猪心啊。
接着揍乐接着舞。前几年的尴吹现在还有多少,接受是迟和早的事,你慢慢就接受了
中国为什么会从八十年代到如今的快速发,只有七个字,改革开放WTO。
就凭楼主打那么多字,反手就是一个大大的赞
就凭楼主打那么多字,反手就是一个大大的赞
如何评价稀土产业集群
单凭房价和二线齐肩就看出。市里太想吃这饭了,没有利用好城市化那几年,把110万市中心拉到200万 房价比二线7折点就好了,你也别指望2035什么还可以,一二线又不是傻子原地踏步,人家还有吸人杀手锏
难得的分析贴。确实不能等靠要,把握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自力更生,一方面大力招商。看看稀土产业链能不能玩出名堂吧
就凭楼主打那么多字,反手就是一个大大的赞
赣州想要摆脱锅底,大县得要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