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青州 / 正文

青州:寻觅青州博物馆里的中国龙!

2024-01-27 15:55:39 / 我要吐槽 查看是否已被百度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谷歌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搜狗收录 查看是否已被360收录
AD2
2024甲辰龙年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龙”的元素自古以来便常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是自强不息、吉祥如意、变革创新等众多中国精神的象征。古人对“龙”元素十分喜爱,我们可以从玉器、瓷瓶、画卷、石雕等许多文物载体中发现“龙”的存在。青州市博物馆馆藏资源丰富,收藏有许多意蕴丰富的“龙”元素文物。下面让我们一起寻找收藏在青州市博物馆里的中国龙吧!

北朝·“四灵”画像石之一青龙画像石画面主体雕一身体修长的龙,双目圆睁,牙齿外露,头上有角,口吐祥云,云朵呈六瓣状,前左爪上举于云朵之中,前右爪上部刻鳞状花纹,胸部粗壮,腹部瘦削,后两足上部粗宽而有力,下部微弯曲而有弹性,尾下部分别卷成两圈,呈“S”状,整体造型矫健威猛。

辽·三彩双龙瓶双龙对称分布于瓶两侧,用嘴衔住瓶口,龙身顺势落于瓶肩部,形成瓶的手柄。两条龙的雕刻手法极其简单、写意,但龙头、龙身、犄角以及鳞片的特征都具备。瓶上的绿、黄、白釉色非常细腻,光泽度极高,两条龙更显生动。

元·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胎质细腻,釉色白润,圈足内底施釉,整器用进口青料绘七层花纹。腹部为云龙纹,一条三爪行龙张牙舞爪,昂首扬须,腾云驾雾,喷火逐珠,威风凛凛,气势恢宏;云龙纹上下各用一周卷草纹与其他花纹间隔;近底处饰变体仰莲纹。此瓶青料发色鲜艳,花纹层次清晰,造型端庄优美。

元·“至大元年”双龙镜铜镜以钮为中心的一个方框内刻着“至大元年”四个字。方框外刻有两条龙,呈上下对称分布。其余空间以云纹、荷叶、花朵填充。龙头从身后伸出,眼睛大而突出,龙身弯曲成S形,龙爪作蹬地腾空状,长长的龙须随身体扭动,全身覆盖鳞片。

明·十二生肖之龙尾尖微残,乃一组陶制十二生肖之一。作者将龙进行了拟人化处理,使其前面两爪着地,立于一块方形底座上。整条龙的形象虽失去了元代“至大元年”双龙镜中腾云驾雾的动感,但是从龙的面部来看依然不失霸气。鬃毛上扬,眼睛瞪圆,双颌紧扣,牙齿外露,加之原本施与龙身的彩绘,更显威武。

清·石瑛绘云龙图轴此画作于夏天,描绘的是风云密布的雨天,海水翻滚,一条巨龙出没于云间,用了写意的手法,表现风起云涌的氛围。画龙祈雨也是中国画的一个传统母题,表达人们祈求丰收的愿望。

清·龙凤纹粉彩大瓶口呈花瓣形,折沿,上饰网纹,网纹间饰四朵团花。粉彩釉质细腻,造型美观,纹饰精细,全器纹饰上下九层,整体画面层次清楚,此瓶为粉彩瓷器中较大的器物。腹部主题纹饰一侧为双龙戏珠图案,龙为双角、双目怒视,细颈,长身蛇尾,四肢强劲有力,四爪舞动,颇具动感。图案周围饰牡丹和火焰纹。另一侧为丹凤朝阳图案,双凤一只在前回首奔跑,一只展开翅膀追逐,凤足细长,上下舞动。

清·双龙戏珠玉镯双龙戏珠、盘旋成镯,具备中国式的对称之美。玉体精美,做工精致,含追求美好生活之意。古代女子爱镯,佩戴起来优雅端庄,古人也以镯定情,体现中式浪漫。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此佛像通高310厘米,为石灰石质高浮雕一铺三身像,是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中最大的一件。主尊佛面相方圆丰满,螺发高髻,上施宝蓝色,面部残留贴金,杏眼长目,表情温和。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上饰彩绘的田相,胸前露出结带,饰头光和身光。右胁侍菩萨上身残,左胁侍头戴宝冠,身着天衣,佩项圈,腹部饰蝴蝶状饰物。 三尊像背部连接莲瓣状背屏,背屏下部主尊两侧是高浮雕彩绘的双龙,口衔莲花、莲叶、莲蕾形成基座,托起二胁侍。背屏上部正中为一单层侧面塔,饰山花、蕉叶。塔两侧环绕飞天八身,四身托塔、二身舞蹈,二身分执排箫和钹。

龙腾青博,福满青州。青州市博物馆的龙元素内容丰富、意蕴深厚,颇具文化之美、历史之美、中国之美。百闻不如一见,青州市博物馆期待你的到来与发现!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