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阜阳:阜阳,皖北真正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2024-01-03 07:45:37 / 我要吐槽第一,省域副中心的定义是: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仅次于省会城市且与省会城市有一定距离(一般在300公里),拥有独特优势资源或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主要就是说,综合实力强,距离省会远,有区域带动作用。 皖北综合实力阜阳第一。蚌埠可能不服,蚌埠人均高但是总量不行,地理位置也尴尬,且不说距离合肥较近。而且处于徐州合肥南京三大都市圈环绕。无法带动周边徐州都市圈的淮宿,南京都市圈的滁州,合肥都市圈的淮南。蚌埠的崛起只是锦上添花没有战略价值。
第二,阜阳的交通条件现在整个皖北无出其右。蚌埠因为在京沪线上,通达度非常高,但是蚌埠只有京沪线了,建不了亳蚌,也因为洪泽湖的阻隔难以往东连接苏北。蚌埠几乎是单线交通。在看阜阳,目前的商合杭线(未来的京台线的一部分),郑阜线,以及未来的阜冈线(以后的京港线),阜徐线(以后连接青岛)。还有可能得南驻阜和沿淮线,以及阜安高铁。真正的普铁高铁双米字形铁路枢纽。还有扩建的阜阳机场,打造的空铁联运。还有高速,连接合肥的合周高速,连接武汉和连接徐州的高速。都是连接重要城市的高速。还有水路,上游的周口港,和新打通的江淮运河,连接合肥安庆(长江上游方向)芜湖(长江下游方向)。整个皖北豫东,铁公机水,无出其右。
第三,阜阳的人口非常多。户籍人口一千多万,常驻人口八百多万。有嘲笑阜阳人口流失多的,可知阜阳人口流失的多有一个原因是人口基数大?按人口流失率安徽排第三,还没有亳州人口流失率高。而且就算流失了两百多万,还有八百多万。有些城市三百多万,就是没有流失又如何?况且以阜阳为中心方圆200公里有三千多万人。阜阳有目标也有条件在35年打造成城区人口超300万的Ⅰ型大城市。这是潜力
第四,国家的全国一盘棋战略,先富带动后富。如果说上海是以点带面,沿海城市是以线带面,在广大的内陆欠发达地区,也需要一些点。所以我们看到阜阳有被国家发改委点名成为区域重点城市。(值得关注的是名单中的其他区域重点城市都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在合肥 南京 郑州 武汉的四大省会中,在南阳,襄阳,芜湖,徐州四大省域副中心城市间,有一个巨大的空白地带,阜阳就在这个巨大的空白地带中。带动颍河上下,淮河前后,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很合理
第五,阜阳的崛起对省内有互惠互利作用,不是像蚌埠把人口流向南京。阜阳作为交通枢纽,可以看到从郑州,亳州,周口方向来的客流去长三角经过阜阳到达合肥后有两个方向分流,一个是到合肥往东去南京上海方向。一个是往南去芜湖杭州方向。无论怎么样,都实现了西北客流去长三角在安徽途径的流量最大化。亳州阜阳淮南合肥滁州,或者亳州阜阳淮南合肥芜湖宣城。沿线的城市都能享受人流量带来的投资旅游商业等其他红利。远比亳蚌带着人流量扎进南京离开安徽的好。
有道理
阜阳已经定位为皖西北中心城市,不要在这里扯了!接照你这样说法,蚌埠也可以列出比阜阳多十多个优势!阜阳定位为緑色产业,农业大市。阜阳周边全为农业市县,去带动谁?这己还在扶贫,去带动皖豫周边县市?周围全是塌陷区,这是劣质,怎么到你嘴巴就成优势了?非州就和阜阳类似,按照你的道理,非州可以发展成全球经济中心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具最新统计,蚌埠有国家级研发平台9家,省级研发平台70多家,仅次于合肥!就凭这一条,阜阳完败!不多说了,免得伤合气!
为楼主点赞
建议不搞副中心 大家公平竞争 未来5年谁增速最快 谁来当
皖南GDP最高芜湖,皖中最高合肥,皖北最高阜阳,前两个成为省会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大家没有争议,为什么轮到阜阳争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时候,设置层层标准呢?蚌埠的家人们这次不要挣啦,您们已经是安徽自贸区啦,这次省域副中心就让给阜阳吧
楼主的理由除了人口外,其他都站不住脚。再说人口和区划有关。市区建成区人口更加重要国家钦定的交通枢纽安徽只有三个:合肥、蚌埠、芜湖。注意芜湖排在蚌埠后面。阜阳和安庆是安徽省说的,定位还是努力争取成为国家交通枢纽
现在网上就是,阜阳人说是阜阳,蚌埠人说是蚌埠,其实没什么意义,这个主要还是看省里面。皖北几个市数据其实大差不差,
任何一个安徽的一份子应该都是心如明镜吧?阜阳兴则皖北起 皖北起则安徽崛起 再顺着国内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天时地利人和 不可阻挡的事 蹭蹭跟淮南这么小的体量 如果发展起来十几年前就起来了 根本就不用等省副这个标签来助力 为了一己私心在这里捣乱 真的是耽误时间
- 上一篇: 阜阳的私我啊
- 下一篇:阜阳西站扩建设想,阜淮阜冈贯通预留沿淮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