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米资讯
AD1洪江:写崩的社会阶级矛盾→论洪江/相柳该不该投降(多角度讨
2023-11-18 21:05:20 / 我要吐槽一、分析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下的战败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社会内部算是比较公平,没有明显的阶级划分,但是部落与部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水源,斗争是非常血腥的。原始人处理战俘的方法基本上是,战败部落留下女人和孩子,把男人直接杀死,或是奴役他们,这就是最早的奴隶。2、【奴隶制社会】从原始社会过度到奴隶制社会,战俘的下场显而易见,沦为奴隶,奴隶完全被奴隶主占有,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身自由,甚至不被当人看待。奴隶的下场:①被吃(食物不足时,人吃人是常态)②人牲(即把人当成牲口祭祀)③殉葬④无休止的劳作。3、【写崩的社会阶级矛盾】在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由于生产资料的匮乏,战败后的下场基本就是被掠夺的连渣渣都不剩,基本不存在招降,因为没有多余的粮食去养活一大堆的战俘。招降这几手段,基本是封建社会才出现的。4、【九黎后人生存如何】首先,我们看8个字“炎黄子孙,黎民百姓”,黎民乃九黎的民,已经充满了贬义,我前一篇文的第七点,讲述了“人”与“民”的区别,为看的读者可以去看一看、品一品。(本文的最后也会补充人与民的区别)①汉族。一部分族人融入炎黄部落,这应该是早期的奴隶。②羌族。蚩尤兵败后,一部分族人被迫迁徙到西北,就是西北一带原来的姜族,以后逐渐南迁和西迁,今天的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都有羌族人民居住。但几千年后商朝有记载,当时商朝还在拿战败的羌人祭祀和殉葬。、③苗族。蚩尤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就是后来的苗族④迁徙到欧洲,因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苏美尔王朝(即古巴比伦的前身)的记载中,国王吉尔伽美什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叫恩奇都,据说恩奇都是来自“东方的黑头人”,就凭“黑头发”和“东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时蚩尤的后人。【点评洪江】如果,长相思的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前期,如果洪江投降,士兵以及族人,必定会变成奴隶,毫无身份地位可言。有句话叫“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应该才是洪江坚持的必要吧。我前面的帖子讲过人与民的区别,如果不是亡国奴,而是亡国人或者亡国民,那么王权的交接就是改朝换代,可是亡国奴的下场极其凄惨。所以,在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的交接期,我认同洪江的宁死不降,光荣的战死就是大义。
二、封建社会下的战败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相比前两种比较先进,但也相当残忍,因人口数量的增长,可能针对的不仅是战俘,还有城内的百姓,分为以下多种情况(一)战败方服从与不服从分类3类1、不听话的,直接杀掉。例如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再次派遣将军李广利出征大宛,因轮台国拒不投降,遂“攻数日,屠之”。2、听话的,但是社会资源不够。为了避免对土地、食物等资源的浪费,坑杀。例如魏晋南北朝的十部正史中共记载了47次惨绝人寰的屠城事件,惨遭屠杀的城池有70多座,杀人之后还要抢掠财物,焚烧房屋,一座城池就此化为废墟。3、听话的,社会资源足够。投降的结果:①皇族和百姓都毫无尊严可言②皇族过的有滋有味,但百姓凄苦③皇族和百姓都得到善待这里面为什么要分3小类,原因是我们要清楚到底是哪种形势的战争,我将分为异族入侵中原,中原征服异族,汉族内部割据政权争夺大一统的权利
四、人与民的区别我们现在说人民,好像人民是一个词,可在古代,人与民就和姓与氏一样,完全不是一回事。【广义】“人”,作为种群的名称,与动物相对“民”,是人中的一类,与人是从属关系,【狭义】“人”,代表贵族和有身份的贵族特权阶级。包括“士”“大夫”“诸侯”“天子”这四个社会阶层。“民”,是人中的一类,指没有官职、没有地位的人,也就是普通百姓。“民”的早期意义就是“眼睛被刺瞎的人、奴隶、愚昧无知的人”。比如普通老百姓可称作“民”也可称作“人”,但是贵族等统治阶级,必须称作“人”,不能称作“民”所以,和“人”有关的词都是好词,比如圣人、伟人、大人、哲人、贤人、仙人、完人、君王的自称寡人等,和“民”有关的词都有贬义,比如贱民、草民、流民、平民、愚民、刁民、顽民、奸民等等
总结,科普了这么多,我觉得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洪江/相柳的宁死不降,因为这个小说的社会阶级矛盾本身就有问题,感觉玱玹非要碰瓷秦始皇的大一统,殊不知大一统之前,周朝+春秋战国,已经存在了800+年了,三皇五帝时期,有几千年了,虽然没有大一统,但是大家有炎黄子孙的观念,可是剧中,不知道大家怎么认为,我实在无法当成秦朝的大一统,也无法当成汉族内部的割据,我认为更像是异族入侵。不过这是我的想法,大家觉得是对应哪一种历史时期,我不会强求大家的判断。
顶
- 上一篇: 这样的湖南是不是更合理?
- 下一篇:贡献冷水江市地面波数据的这位老哥你在吗
Powered By © 小虾米资讯 2015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或网友爆料,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